至尊宝手机官网(深圳至尊宝手机官网)
如今为了期末考试卷子上一个提升的数字,为了老师家长一个满意的点头,你永远想象不到——
中国孩子的头上,会被戴上什么奇怪的东西。
这不,前脚有几十个小朋友带上眼罩参加量子波读书大赛;
后脚就有带上“注意力头环”的浙江小学生被监测了脑电波,然后反馈到了老师的电脑里。
视频截图via《华尔街日报》
小学生不认真,
“智能头环”第一个知道
光看上图中那个外形好似降噪耳机的机器,你或许还会疑惑“这又是什么高大上的黑科技?”
可实际上,这是浙江金华某重点小学去年12月引进使用的注意力监测头环。
视频截图via《华尔街日报》
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小学生带上这个设备后,传感器便会通过三个电极检测到佩戴者的脑电波,从而评判学生是否集中注意力并打分——
上课专注就亮红灯,上课走神就会亮蓝灯,接触不良或者没联网就亮白灯。
同时,“注意力分数”会像考试成绩排名一样,以每10分钟一次的频率被发到老师电脑和家长微信群里,以供他们掌控孩子的上课状态“好不好”。
在采访中,一位五年级的小学生就表示:“如果自己被发现分数太低的话,回家后就会遭到***监控的父母惩罚。”
视频截图via《华尔街日报》
由于全班小学生一起带上头环的场景过于赛博朋克,堪比X教授的脑电波电测技术又极具未来的黑科技感,该注意力头环立刻引发了舆论的热议。
有人质疑给孩子带上“紧箍咒”一样头环的必要性:“如果要靠黑科技来来集中精力上课,那老师讲的课是有多无聊啊”;
有担心监测到的数据去向的声音,关心“注意力分数”被上传是否侵犯到了未成年人的隐私权;
也有神经学***人士质疑其原理,称智商税成分大于科技含量。
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Theodore Zanto博士表示,脑电波本就是一项尚不完善的新技术,如今多出现在医学研究中,能否大面积运用还有待商榷。
更别提,浙江小学的这款只用到3个电极的超级简易产品,在电极的通信状况不好,或孩子们感觉痒、烦躁、误碰的状态下,数据又都会被干扰误读。
对此,一名老师在@紧急呼叫的采访中表示,设备都是由乡贤捐赠的,没有学生反映有不适现象,家长对此也没有意见。
并称其运用了有“哈佛大学背景的高级技术”,用了它的孩子做作业基本是全对的。
而在今晚,推出该“赋思头环”的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也在官方微博@BrainCo上连续解释称——
头环并非“监控”学生的产品,数据也不会发给家长,而是“训练学生提升注意力的仪器”,更多起到的是心理暗示的作用。
事件最新进展是,由于引发的舆论热议过大,金华当地教育局决定暂时停用相关设备。
但在天猫和京东等电商平台上,还是能看到官方旗舰店售卖的“赋思头环”,价格为3500元左右。
销售页面上明确写有“技术来自NASA和哈佛”、“21天提升专注力”、“考试提分学霸”等字样。
买家评论区更是有多达300条好评,多为自主购买头环的家长反馈:“孩子用完再也不敢走神了”、“用完头环,期末考试成绩提升了十几名”等。
从摄像头到“紧箍咒”
相比于老师家长对于智能头环的一致好评,和“没有副作用”的结论,被戴上头环的孩子们则给出了不太一样的反应。
视频中出现了很多学生“如释重负”地摘下头环的画面,称戴久了会有束缚和刺痛感;
也有孩子在被批评 “上课不专心”后,默默叹口气。
视频截图
更愤怒的,是围观的舆论。有网友对此发出吐槽:“恋童癖需不需要带电子脚镣还没讨论清楚呢,孩子们先被伺候上了头环?”
集中的情绪一方面是对“智能头环”安全性的种种质疑,另一方面则出于很多早已离开校园的网友共鸣——
“如今孩子们被管得也太严、太全方位无死角了吧。”
回想十余年前,每个人都经历过的场景是:中学教室的后门上都有一扇窗户,每扇窗户后面都有一个班主任在暗中观察。
而作为学生的我们,则培养了一种“背后长眼”的超能力,总能在第一时间心电感应到背后的冷箭,立刻停止手头上偷摸儿干的坏事,做回五讲四美好少年。
殊不知如今,这种管理已经从“纯人力”变成了机器,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无孔不入地在每个孩子身边形成了一种愈加可惧的氛围。
前,有各大中小学纷纷在教室安装摄像头,家长可随时通过手机APP监督孩子的一举一动,发弹幕“警告”其认真学习。
后,有2018年广西和贵州等超过6万多名中学生,穿上镶嵌了芯片的智能校服。
除了记录考勤,随时定位,抓拍学生进出校园的短视频实时发送给家长外。如果学生敢在校期间脱校服,强大的报警系统会立刻被触发。
在AI技术蓬勃发展的近两年,人脸识别系统也第一时间被最重视纪律的中国学校运用到了学生管理上。
一夜之间,全国多了无数配有人脸识别监控系统的“试点学校”。
摄像头每隔30秒扫描一次学生的表现,细致如每堂课举了几次手、玩了几次手机、打了几次哈欠都逃不过人脸识别的“法眼”。
甚至可以通过计算机视觉算法,根据孩子们或高兴、或害怕、或反感的面部表情,统计出每堂课的表现。
不认真的学生,便会被放到大屏幕上、反馈到家长的手机里“公开处刑”。
如果说仅仅是一个摄像头,给孩子带来的还只是“背后有双眼睛盯着你”的手足无措感。
那么如今号称能“直接获取生物数据”的注意力头环,则显然不满足于通过表面行为判断学生是否在好好学习。而是通过戴在头顶的机器,每时每刻对孩子释放出震慑信号——
“你已经是个透明人了,一切偷懒走神的小心思都无处可藏。”
伴随着老师一声令下,几十个孩子一起按照指令佩戴上智能头环的场面,又是那样秩序井然、整齐划一。
不禁让人想起被紧箍咒管得服服帖帖的孙悟空,和《大话西游》里观音对至尊宝的那句嘱托:
“我要再提醒你一次,金箍戴上之后你再也不是个凡人,人世间的情欲不能再沾半点。如果动心,这个金箍就会在你头上越收越紧苦不堪言。”
这届学生没有“走神自由”
学校家长的一致叫好,与学生们的抱怨吐槽的对比,反映出的是一个在中国教育中积患已久的问题——
身为学生,到底有没有“走神”的自由?或者说,到底有没有在紧张应试学习中稍加喘息的机会?
比如,曾因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引发争议的中国药科大学校领导就曾表示,教室是公共场所,监控学生不仅不涉及“侵犯隐私”,更是理所应当:
“为了(敦促)学习,你还抱怨,请问你还是学生吗?”
而智能头环的发明者,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韩璧丞也表示,他们研发此产品是为了打开教学的黑箱,让学生与老师之间建立真实的反馈。
同时不解与网络上有关“监控学生”的负面评价,称“学生不应对真实数据感到恐惧”。
无疑,通过头环把学生成绩与课堂投入程度进行强关联,一定是便捷了学校管理的;
同时,呈现出一个赤裸裸的注意力指数,也解决了很多家长“管孩子不知道从哪儿下手”的痛点。
智能头环宣传页面的“注意力指数图”
但问题是,被戴上头环的孩子们是一个个稚嫩而鲜活的生命,而不是等待着用一堆检测指标来做评估的机器。
先别提头环是否有收智商税的嫌疑,用冰冷的数字简单粗暴地判定孩子的专注程度,这件事本身就是没有意义的。
它忽视了身体状态、兴趣爱好和老师教学方法等影响专注力因素的多样性;
也忽视了人不可能永远高度紧张,发呆走神正是大脑需要休息体现的基本道理。
更何况被监控的,还是一群天性禀赋都不尽相同的小学生。
当所有人都抱着“用紧箍咒把猴子变成斗战胜佛”的幻想,给小学生们带上智能头环时,却忘了神话故事里的孙悟空和现实生活中的孩子是不一样的——
齐天大圣本就有那通天的本领,却经常控制不住蛮荒之力,关键时刻在唐僧的紧箍咒约束下才没有酿成大错,最后取得真经。
但教育则是一件传递尊重和人类文明的活动,是面向所有学生的社会行为,其中奥妙绝不是“统一标准”四个字这么简单。
众所周知,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们,早就告诉过后人:
有着天马行空创造力的孩子们,需要的是因材施教的尊重培养,而不是偷懒式的纯粹机械化知识灌输。
故事大王郑渊洁也用《驯兔记》的预言警示过,驯养同化的世界里没有天才,只有品相雷同、质量易控的流水线产品。
甚至是前两天,马云在谈到对未来教育的看法时都表示:
“学校要像丰富多彩的动物园,而不是养鸡场。要把每个孩子培养成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学习的机器,否则无法和机器竞争。”
但吊诡的是,反而是科技文明越发展,家长望子成龙的焦虑越急切,很多教育手段才变了味儿。
从视频监控,到面部识别,再到脑波监测……
高科技手段逐渐成为中国课堂管理的“好帮手”,也让亲眼目睹孩子一举一动出现在大屏幕里的我们,起了一身又一身的寒颤。
问题是,当逼孩子背负着外界“等着你犯错”的不信任感,从进入教室的那一刻就被迫成为了有色眼镜下的“问题少年”,然后按照学校的统一指令木讷地行动,一步也不敢错。
这又真的是教育本身应该有的面貌吗?
(来源:Vista看天下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