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虹虹(斗龙战士原著王虹虹)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郑玮、实习记者林思恩 广州报道 “冰墩墩”火了。作为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吉祥物,新晋顶流“冰墩墩”大受欢迎,各类衍生品更是非常火热。
这只虎年开年最炙手可热的“冰墩墩”***IP,由广州美术学院的曹雪教授团队主导设计,这让广东文化创意产业再次受到国内外市场关注。
作为制造大省,广东是全国重要玩具制造产业集聚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广东拥有动漫企业超20万家,玩具制造商超80万家。近年,随着原创设计重要性不断凸显,广东也相继推出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和刺客伍六七等一批知名动漫IP,激活传统制造业的新生机,广东文化创意产业显示出巨大发展动能。
从“造玩具”到“造IP”,广东文创产业正逐步向产业链“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广东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对数字技术的巧妙借力也正加速催化广东文创产业从制造到创造的高质量跃升。
从造玩具到造IP
位于东莞市石排镇的广东狼博旺实业有限公司(下称“狼博旺”)是“冰墩墩”制造商之一。据悉,从2019年承接下北京冬奥会吉祥物生产系列订单起,狼博旺已累计生产超40万个注塑公仔产品。
据悉,为缓解“一墩难求”现状,目前狼博旺已接到追加补货订单约7万个。狼博旺营销总监苏彦龙透露,工厂于2月10日正式开工生产,“冰墩墩”日产量约达3000个,预计最新一批产品将于正月十五上市。
目前,广东全省共有近10家企业参与制作北京冬奥会吉祥物相关衍生品,这背后是广东数十年发展沉淀下来的玩具产业制造实力。
以东莞为例,目前仅东莞一市已拥有玩具生产企业超4000家,上下游配套企业近1500家,从业人员超30万人。“我们制作手办等动漫周边衍生产品涉及的多种原料及配件,基本上在东莞凤岗镇内就能配齐。”东莞市好心晴动漫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勇坚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广东全省共拥有动漫企业超20万家,玩具制造商超80万家。广东全省逐渐发展形成深圳和东莞、珠海和中山、广州和佛山、汕头和揭阳等八大玩具制造产业集群。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随着用工、土地、原材料等要素成本不断上升,玩具制造等传统衍生品盈利空间不断被压窄,寻求转型、摆脱单一收入依赖、拥抱IP成为许多广东玩具制造企业的新选择。
狼博旺董事长毕锦铭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公司2010年做贴牌代工起家,2019年开始从OEM转型为ODM,“只做贴牌代工对企业发展的把控性很低,可能面临井喷式订单,也可能面临淡季完全没订单的状况。实现产供销一体化才能掌握主动权,这才是企业的未来。”
从造玩具转向造IP或是出路。毕锦铭表示,目前公司旗下共运营28个IP,其中约30%为国内原创IP,“***潮玩IP这几年逐渐兴起,但目前还处于培养阶段,比如我们运营的长草颜团子IP相关衍生品已生产超200万批次。”
“未来我们也计划进一步加大国潮IP元素,除签约外部授权IP外,也会逐步开拓原创设计板块,进一步推进对自有IP的延展和开发。”毕锦铭说,“中国数十亿人口支撑的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发源于中国文化的原创IP肯定是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作为原创故事IP方,东莞市虹虹动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王虹虹也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近年来行业内对IP设计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几年大家都想转内销,或者想做独立品牌,也推动形成更强的IP意识,来找我们沟通前端IP设计合作的企业越来越多。”
“我们目前主要营收来源是内容授权和内容定制。内容授权主要是合作企业直接购买我们的IP版权,再结合产品属性进行改编。内容定制则是我们为了合作企业的特定产品去量身定制一个故事,比如我之前就针对陀螺这类竞技型玩具定制了《超变战陀》三部动画故事,三部产品都卖得很好。”王虹虹表示。
从造玩具到造IP,广东文创产业正呈现巨大的发展潜力。数据显示,2019年广东全省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6227.18亿元,同比增长7.6%,总量占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的14.0%,连续18年位居全国首位。其中,文化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38.8%,文化服务业增加值占53.0%,文化服务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凸显。
数字经济连接“创意+产业”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对数字技术的巧妙借力也为广东文创产业设计与制造两端融合发展带来崭新机遇。
近年,为适应国内文化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IP授权、IP创意服务等新业态涌现,一批IP孵化服务平台商应运而生,涉足IP授权、衍生品、变现等服务,加速创意和产业的融合增值。
“从技术逻辑讲,围绕IP授权搭建数字底层,并通过平台数据透明化、权威化呈现,为IP商业价值赋能,是打通产业上下游的加速剂。”原仓(广州)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原仓”)相关负责人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
据悉,原仓于2019年上线IP数据平台,现已收录包括迪士尼、三星堆在内的超18000个全球IP数据。该数据平台可根据IP类型、品牌性格、传递的情感等维度打造特色标签,形成IP热度指数、IP用户画像分析、IP衍生品变现力评估等工具,实现目标IP精准匹配。
“以皮具产业为例,借助IP大数据平台,原仓可帮助箱包品牌高效匹配IP,为箱包产业赋能,同时保护原创设计产权,实现创意和产业价值最大化。”该负责人表示,广东许多地域特色产业在设计版权保护、提升品牌价值上都具有较高需求,通过数字平台可实现高效对接,推动各产业互补协同发展。
从不重视IP,到文创联名、打造国潮IP,再到IP数字化匹配,原仓成为IP授权服务平台和交易平台赋能产业升级的截面之一。“IP授权是最经济的资源共享,能有效解决知识产权纠纷的痛点,并在实现企业效益增长的同时提升品牌的知名度。”某业内人士表示。
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兴起,我国授权产业市场规模整体呈现逐年增长趋势。《2021年中国品牌授权行业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授权商品零售额达1106亿元,同比增长11.5%,活跃在中国的品牌授权企业总数达586家,已开展授权业务的IP为2182项,同比增长8.8%。
借助数字平台加速产业上下游资源整合,联动***、企业牵桥搭线,创新“IP+”生态布局,逐步成为行业共识。广东的文化创意产业正加速与发达的制造业、视听产业进行深度结合,打造数字文化产业“广东样本”。
主营文化产业平台建设和产业空间服务运营的深圳市灵狮文化产业集团总裁王妍表示,“我们将在数字创意产业的新风口之下,进一步汇聚数字创意上下游产业资源,通过投资、孵化基地等方式,助力IP孵化、产业对接、IP出海。”
王妍透露,经过两次业务迭代,目前灵狮已形成“文化+研发制造+互联网+金融+”全产业链园区运营模式,管理服务的文化产业企业超过2000家。同时,灵狮还创立了以“设区网”为支撑的线上园区载体,搭建“灵狮IP伴客”产业化落地变现渠道,自建平台,通过策展参展的方式深度整合资源。
从造玩具到造IP,背后是数字技术对IP价值链的深挖和护航。原仓文化相关负责人建议,未来广东可进一步畅通非遗作品与企业资源的对接渠道,同时加快挖掘以舞狮文化为代表的岭南文化等广东特色传统文化,与发达的制造业、视听产业进行深度结合,打造广东数字文化产业“新样本”。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