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闪什么意思(中国最强快闪视频高清)
今年以来,一种生动活泼有效的主题快闪《我和我的祖国》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在都市、在乡村,南京路上、大雁塔下、田间地头,人们或驻足观看,或踏歌而行,热情、激动、兴奋、骄傲洋溢在脸上。加之新媒体的二次传播,主题快闪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快闪,顾名思义,意指参与群体忽然在公共场所以歌舞或其他特定的形式进行表演,结束后又迅速离开的活动。快闪最早出现在美国,2003年5月,纽约时代广场玩具城里聚集了500人朝拜一条机械恐龙,3分钟后他们一哄而散,只剩下目瞪口呆的店员和顾客。事后媒体将这种活动形式命名为Flash mob(快闪)。两个月后100多人在柏林街头举着雨伞跳舞,同一时间200多人在纽约中央公园集体学鸟叫。从此以后,越来越多的快闪活动出现在人们眼前,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快闪在我国可谓是一场美丽的邂逅。2014年8月,***大剧院创意策划了高雅艺术推广活动。在北京东单东方广场,一群年轻人踏歌而行。他们或三两合唱,或漫步独歌,新奇的组合、优美的歌声,立刻吸引了人们的围观。随后一个叫《快闪:来听你身边的“合唱”》的网络视频迅速在微博、微信上疯传,点击观看人次约10万。此后,赋予快闪活动鲜明主题的主题快闪,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创新宣传形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那么,主题快闪为何会受到欢迎呢?
首先,主题快闪适应了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的新要求。***总***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战线正本清源的任务已取得重大成效,现在进入了守正创新的重要阶段。守正是基础、是根本。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而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往往也是矛盾凸显期。因此,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创新是关键、是手段。面对国内国际新形势、意识形态领域新态势、信息化发展新趋势,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主题快闪活动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的,它积极借鉴了快闪活动新奇、时尚、互动性强等积极元素,赋予鲜明的正能量主题,使得这一新的活动形式焕然一新,越来越得到大家的接受和喜爱。实践证明,生动活泼的主题快闪活动是社会化宣传教育的有效手段。
其次,主题快闪符合传播规律,让主题与形式达到最佳契合。从主题选择上说,近年来在我国出现的主题快闪,大多以时尚文化、传统文化、歌颂祖国为主题。从策划上说,主题快闪活动往往结合重大宣传主题,充分利用重要纪念日、节日,如建党日、建军节、国庆节等,赋予快闪活动鲜明的主题和时代感。比如,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符合今年的特殊时点,亿万百姓对祖国的款款深情四处洋溢,为新中国70周年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在活动形式上,主题快闪通常会选择最能表现主题、人们耳熟能详、最能唤起大众集体记忆的歌曲舞蹈,引起人们强烈的情感共鸣和精神感染,从而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快闪活动,很多组织单位都邀请了有一定知名度的演员、劳动模范、行业领军人物等加入,一方面强化了快闪活动的主题,同时也使得活动形式更加新颖多样。
第三,主题快闪参与性强、互动性强。主题快闪活动的开展,一般选择人流相对密集的场所,如商业街区、广场、校园、旅游景区等,方便人们自然围拢,无意识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主题快闪的内容,一般选择充满正能量、教育意义明显且为大众耳熟能详的歌曲或其他形式的艺术作品,直白简单,易于大众参与,引发情感共鸣,实现有效传播,同时也避免了宣传思想工作“两张皮”的问题。主题快闪的时机,一般围绕重大宣传主题、重大节庆、重大形势任务而开展,实现宣传内容与宣传时机的有机融合。《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快闪活动,紧扣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大宣传主题,歌曲一般选择《我和我的祖国》《歌唱祖国》《我爱你,中国》等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曲,万人高歌,群情激昂,实现了宣传内容、形式、时机的有机统一,是一次成功的实践。
第四,主题快闪借势新媒体,进一步提高了活动的传播力和覆盖面。新媒体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其自身具备信息扩散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形式丰富、互动性强等独特优势。***总***指出,我们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时下主题快闪方兴未艾,正是因为借势新媒体的助力,实现了主题快闪与新媒体的无缝对接。
当前,各种形式的主题快闪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认真探索总结这一新的实践范例,探究其传播规律,对提高社会化宣传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做好新时代的宣传教育工作是大有裨益的。
(作者单位:上海东方宣传教育服务中心)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曹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