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白菊(杭白菊花语)
桐乡杭白菊,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1]
菊花,或称“菊”、“秋菊”、“菊华”、“节华”、“帝女花”,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菊”字古作“鞠”。菊花起源于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距今约3000年。在历代的诗文中,菊花有女华、甘菊、延年、黄华、寿客等称谓。
桐乡菊花栽培历史悠久,庭院栽菊在南宋(1127年―1279年)时期就已兴盛。当时,南宋宫廷为颂扬“太平盛世”,创办了一年一度的“菊花灯会”(即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菊展),朝廷要求把最好的菊花送至都城临安(今杭州)展出。灯会期间,都城白天观花,夜里观灯、品菊,热闹非凡。[2]
2002年06月12日,原***质检总局批准对“桐乡杭白菊”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3]
中文名
桐乡杭白菊
产地名称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
品质特点
色玉白、气清香、味甘醇、花型美
地理标志
***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批准文号
***质检总局公告2002年第48号
产品特点
综述
杭白菊是桐乡传统特色优势农产品之一,指生长在桐乡地域范围内,并按照传统工艺或蒸汽杀青、气流干燥新工艺生产的产品,具有“色玉白、气清香、味甘醇、花型美”品质特征。[1]
桐乡杭白菊
名称来源
每年的深秋、初冬时节,桐乡农村到处繁华如雪,弥望皆白,清香四溢。桐乡被誉为“百花地面”,实在是名实相副。
出产在桐乡的白菊花,花瓣洁白如玉,花蕊灿如黄金,色香高雅,味甘性凉,药食同源,不愧为菊中珍品。明末清初杰出农学家张履祥所著《补农书》总曾提到“吾里不种棉花,亦有以此为业着”,可见,桐乡栽培白菊花当时已达到一定的规模。
白菊花既然产于桐乡,为何称其为“杭白菊”呢?据传,早在民国初年,桐乡的白菊就被当时一位安徽茶商汪裕泰(汪裕泰在上海南京路上开有‘汪裕泰第四茶号’的店铺)转手销往南洋各国,誉满海内外。而桐乡本地的菊商朱金伦也因此得益匪浅。朱金伦从农民手里把晒干的菊花收购进来,经过精心处理,加工和包装,并按茶商汪裕泰的要求,贴上商标和产品说明,然后通过茶商转卖给南洋商人梁老板。徽帮茶商汪裕泰是个精明的老板,他熟谙商界竞争之道,为了防止南洋商人甩掉他这个中间商,就吩咐朱金伦,在所有桐乡出去的白菊花封包上,都贴上“杭州西湖金轮茶庄出品”的字样。后来,精明的梁老板果然使出“过河拆桥”的伎俩,他撇开汪老板直接来杭州寻找“西湖金轮茶庄”,当然,他是找不到的。但从此桐乡的白菊花就冠上了“杭白菊”的名称了,一直沿用至今。[4]
药用价值
1.对中枢神经有镇静作用;
2.有解热作用;
3.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扩张冠状动脉作用;
4.具有养肝明目、清心、补肾、健脾和胃、润喉、生津,以及调整血脂等功效;
5.有抑菌作用,菊花水煎剂及水浸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乙型溶血型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人型结核菌及流感病毒(PR3株)均有抑制作用。
胎菊
产地环境
杭白菊产地地处浙北杭嘉湖平原腹地的水网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8℃,全年10的平均积温5258℃,无霜期238.6天,年日照时数1983.4小时,降水量1193.8毫米。田面高程在海拔吴淞基面2.8米—6.0米之间,平均4.05米,地面高程海拔为5—8米。地质为钱塘江下游冲积平原,沉积层厚度从西南部约100米增至东北部的180米左右,土层深厚,熟化程度高,宜种性广。旱地土壤略偏酸性,pH值6.5左右,多系粉细粘壤土,俗称“硬红壤”。[5]
历史渊源
明朝杭州府曾把质量上乘的桐乡产甘菊(小白菊)列为贡品,故杭白菊曾有“杭白贡菊”之美称。
自南宋以来的800多年间,桐乡栽菊、陪菊、赏菊、品菊逐步行程习俗。菊展已成为桐乡艺菊的交流形式以及当地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桐乡杭白菊历史悠久,据考证,商品生产的确切记录,始见于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农学家张履祥(1611年-1674年)所著《补农书》。书中记载:“甘菊性甘温,久服最有益。古人春食苗、夏食英、冬食根,有以也。每地棱头中一二株,取其花,可以减茶之半。茶性寒苦,与甘菊同泡,有相济之用。若种之数亩,其利视种豆百倍。吾里不种棉花,亦有以此为业者。但采菊费工,及适市贸易,耳目混乱耳。种植甚益,只要向阳脱水而无草,肥粪甚省,黄白两种,白者为胜。”《补农书》是张履祥48岁时完成的,由此可以确定,桐乡杭白菊商品生产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370年多年以上。[1]
桐乡杭白菊
生产情况
桐乡杭白菊每年干品产量在3000吨左右,占中国杭白菊总产量的九成以上。[6]
2006年,杭白菊种植面积达4万多亩,占中国白菊花总面积的60%,杭白菊总产量占全国90%以上,产量居全国之首,产值超过1亿元。[7]
2010年,桐乡杭白菊种植面积达5万多亩,亩产鲜菊在600公斤左右,增产约10%。[8]
2012年,桐乡杭白菊种植面积多达3300多公顷,干花总产量5000余吨,产值10亿元。[9]
2015年,桐乡市杭白菊种植面积4.9万余亩,产量5490多吨,占全国白菊花类总面积的60%,杭白菊总产量的90%以上。[10]
产品荣誉
1999年,桐乡市被命名为“中国杭白菊之乡”。[11][6]
2007年,转换成地理“证明商标”。[11][6]
2010年,桐乡杭白菊列入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00强,品牌价值6.83亿元。[11][6]
2015年,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11][6]
桐乡杭白菊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杭白菊原产地域范围以浙江省桐乡市人民***《关于桐乡市原产地域产品保护产区划定的意见》(桐政〔2001〕167号)提出的地域范围为准,为浙江省桐乡市现辖行政区域。[1][3]
质量技术要求
一、栽培技术
(一)品种
应选用适宜本标准第4章范围内传统种植的小洋菊、早小洋菊、大洋菊等菊花品种。
(二)苗地管理
桐乡杭白菊
利用根及采取压条栽培措施后的地下茎,翌年分蘖后培育成菊花的种苗。留种地选择品种纯正、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地块,割茎在离地面5厘米处,割茎后清除枯枝落叶,并堆上松土与草木灰,泥灰厚度应高出根10厘米—15厘米。
(三)定植
在清明前后移栽定植;定植密度,不套种其他作物时,每公顷定植苗数在45000株左右,定植方式为1.8米×0.25米,每穴2株,间作其他作物时,第公顷在35000株左右,但间作物必须在7月中旬前收获。
(四)压条摘心
1.压条:把技条向行间两边揿倒着地,在离菊苗基部开始每隔约15厘米处用泥压实,使之节间生根;待新稍长到20厘米—25厘米时再进行第二次压条,压条时间不超过7月底。
2.打顶或摘心:在压条后,一般分二次进行,以降低生长高度、促进分枝,新梢长10厘米—20厘米打顶或摘心,最迟不超过8月20日。
二、采收
(一)采收时间
菊花采收从10月下旬开始至11月下旬采收完毕,胎菊采收应比常规菊花提早7天左右。
(二)采收标准
共20张
杭白菊的图片
朵菊:采收标准应以花瓣开展平直,花心有30-50%的散开,花色洁白的时候,多用于饮用菊。
饼花:花心散开50-70%的花,多用于药材原料。
胎菊:杭白菊花蕾充分膨大,花瓣突破花蕾苞衣,外层花瓣刚绽放并与花序呈90-120°,花蕊微露,此时花瓣肉黄色、胎色重。
选择晴天露水干后采花。
(三)采收分级
采花要做好边采边分级,将好花、次花分***置,分别加工,剔除泥花、虫花、病花。鲜花分级规定见表1。
表1鲜花分级
特级
一级
二级
头批花,好的二批花,花形好,花朵大小均匀,花瓣厚、色玉白,花蕊深黄,无霜打花
二批花,好的三批花,花形较好,花瓣略薄、色白,花蕊黄,无霜打花
三批花,花瓣薄、色灰白,花蕊淡黄,霜打花控制在5%以内
三、加工
采回来的鲜花不能挤压,要摊开阴干花朵表面的水分,然后进行加工。菊花加工分三个步骤:上箉、蒸制、曝晒。
四、质量等级
按感官要求分为三个等级:特级、一级、二级。品质正,无异气味,无虫蛀。
五、感官指标
感官指标见表2。
表2感官指标
项目
要求
特级
一级
二级
杭白菊
花形
完整,花瓣厚实,花朵大小均匀,无霜打花、霉花、生花、潽汤花
基本完整,花瓣较厚实,花朵大小略均匀,霜打花、霉花、生花、潽汤花在5%以内
花朵大小略欠均匀,霜打花、霉花、生花、潽汤花在7%以内
展开全部
六、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见表3。[1]
表3理化指标
项目
要求
水分,%≤
一般13;初制花18
含杂率,%≤
1
展开全部
参考资料
[1] 桐乡杭白菊香飘万里.***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 [引用日期2018-05-11]
[2] 《杭白菊鉴赏》,朱福荣,杨承禹 编,浙江摄影出版社,2007-10-01
[3] 2002年第48号.***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引用日期2018-06-18]
[4] 桐乡杭白菊,为啥丰产不丰收?.浙江在线 [引用日期2018-05-13]
[5] GBT 18862-2008 地理标志产品 杭白菊.***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 [引用日期2018-05-11]
[6] 桐乡杭白菊采摘进行时 每年三分之一的干品漂洋过海.嘉兴在线 [引用日期2018-05-11]
[7] 桐乡杭白菊有了“护身符”.嘉兴在线 [引用日期2018-05-11]
[8] 桐乡杭白菊今年量增价升.嘉兴在线 [引用日期2018-05-11]
[9] 浙江桐乡市转变生产方式提升杭白菊质量.***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引用日期2018-05-11]
[10] 全国九成杭白菊桐乡产.网易 [引用日期2018-05-11]
[11] 桐乡杭白菊入选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嘉兴在线 [引用日期2018-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