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灯末庙的残是什么意思(残灯末庙指的是什么意思)
《北京的春节》中的反义词思维
——读《左手作文法》有感
文/陈华
假期里,读《左手作文法》,我读到了陆老师写的“反义词思维”。
新学期,我打开语文书,第一单元的导读上,我看到——“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主”跟“次”是一对反义词,于是我想到,“详”的反义词是“略”。于是我又想到,主要的详写,次要的略写,这又是一对“反义词”。
微店、天猫店有售
《北京的春节》的第一自然段,老舍说: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
这里面不停地说“冻”“冷”“寒冷”,为的并非是突出天气“寒冷”本身,而是为给春节的热闹、喜庆预热;这样的表达并不指向于“冷”本身,而是为了突出人们的“热情”。
瞧,这又是一对“反义词”。
我读下去,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正如陆老师说的“反义词思维”。
如图:简单的流程与结构
有始有终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开始”跟“结束”,是一对反义词。写“北京的春节”,从开始写到结束,就像一首歌有前奏就有尾声,就像一场跑步比赛有鸣枪就有撞线等等,许许多多的事情,还包括人生,皆是如此。我们平时写作,也应该做到“有始有终”,这样,文章的结构才显得完整。
有详有略
从腊八到十九,足有四十多天,要是全都详细地记述,那就变成了“实录”。老舍先生,选择了其中的五天详写,其余的三十多天略写。正因为他懂得“舍”,所以就有了“得”——“腊八”“小年”“除夕”“初一”“元宵”这五天,过年的热闹、红火、喜庆、欢乐皆在其中,做到了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有起有伏
紧接着上面的“主次”“详略”,我们还看到老舍现在在描写时,除除夕与初一连着,无法分割之外,他大体上是这样安排——详写之后是略写,略写之后是详写。
他详写了腊八,略写了腊月初九到腊月二十二,详写了腊月二十三小年,略写了腊月二十四到腊月二十九,详写了除夕、初一,略写了正月初二到正月十四,详写了正月十五元宵节,略写了正月十六到十九。
详,略,详,略……这样相接,有没有像跳跃的音符,起起伏伏,有节奏感。节奏感带来的,是读者阅读时的舒适度。音乐也好,影视作品也好,演说家的演说也好,都是讲究“节奏”的。否则,观众们、听众们,恐怕不会喜欢。
有内有外
这一点,我在阅读的时候,没有明显地分辨出来。但是,当我画好上面这张流程图,就很清晰了。
“腊八”“小年”“除夕”“初一”“元宵”这几天里,老舍先生描写到这几天的活动,有些在家中,有些在户外。
你不难发现,“腊八”这天,他写“腊八粥”“腊八蒜”,设定的场所便在家中,还有小年的“祭灶”,除夕的“团圆饭”“祭祖”“守岁”,也主要在家中;而“初一”的“逛庙会”,设定的场所便去到了户外;还有“元宵”的“看灯赏灯”,既有到户外——大街上、商铺里去赏灯的活动,又有在家中——赏灯玩灯做灯的活动。
有聚有散
承接着上面继续说,我不知道这是他刻意地构思,还是无意中地妙笔生花。但,细想一下也很有趣味。
要过年了,人们生活的主题便是“归去”“团聚”;年后,新的一年开始了,人们的生活又要开启新一轮。在异地工作或是求学的人,又将远行,短暂的相聚之后,又是分散。
再者,天寒地冻的冬天啊,人们没有什么地方去,在家呆着,在炕上焐着,而当春节来到的时候,预示着春天的脚步近了,人们便急急匆匆地抢着、赶着出门去了。
……
再想下去,合理的解释总还可以想出来的。
我不由地继续想下去,除夕的那一顿团圆饭,是“因散而聚”的团圆饭,一大家子,平时忙工作,忙学习,散了那么久,好不容易等到过年了,要好好地聚一聚。而元宵的那一顿团圆饭,是“因聚而散”的团圆饭。年里,见了几次面,一起生活了一阵子,又因为工作、学习,要离散开来了,“元宵”再好好地聚一聚,要分开了,要期待下一次再见面了。
当然,这是我基于现在的生活的解读了,并不一定是老舍先生的本意。但这样讲,应该有很多同学能够认同我吧。尤其陈老西的学生们,无一例外的,都是新市民子女。
“反义词思维”,不仅仅是指导写作的。你瞧,像我这样用“反义词思维”去解读文本,也是极有帮助的。它,帮助我们,让我们看到了文章的妙处。
阅读指向写作,写作指导阅读,两者相辅相成。最终,它们推动我们成为一个更好的作者与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