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红天蛾「希德尼娅的骑士红天蛾」

2022年05月22日 20:34:10 生活 33 投稿:娱乐生活1号
红天蛾

虽然通篇都是美美的蛾子

但还是提醒怕虫的朋友前方高能

红天蛾

提到蛾子,你或许觉得它们无论是外貌还是体型,都要比蝴蝶逊色不少。黯淡、单调等都是常见的加在蛾子身上的标签。其实,蛾子中也有一些令人眼前一亮的家伙,比如乌桕大蚕蛾、绿尾大蚕蛾,以及一些斑蛾、凤蛾、燕蛾等。

天蛾作为蛾类中演化程度较高的类群,多样性极为丰富,除南极外各大洲均有分布,其中不乏很多夺人眼球的种类,红天蛾 Deilephila elpenor 就是其中之一。红天蛾也是我们在***最容易观察到的高颜值蛾类之一。

红天蛾

是猛男都爱的配色。图片:菜小花

是猛男都爱的粉色系

说起“红天蛾”,大多数中文搜索引擎出来的结果首先是动画剧集《希德尼娅的骑士》中的一个外星生命体角色——设定确实也很符合,不仅身体有类似节肢动物的分节结构,同时还具备快速飞行的能力……扯远了。

红天蛾

《希德尼娅的骑士》中的红天蛾。

现实里的红天蛾 D. elpenor 隶属于天蛾科红天蛾属,是该属的模式种。

不得不说,红天蛾这个中文名对它来说非常贴切,因为它全身上下几乎都被不同饱和度的红色鳞片和毛簇所覆盖,仅后翅和前翅基部有一些黑斑。不同地区的红天蛾往往会有着一些外观上的差异,因此历史上该种存在着不少异名和无效亚种。

红天蛾分布十分广泛,从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到广袤的中国大陆,直至湿热多雨的喜马拉雅山南麓都有它们的踪迹,分布几乎制霸中国全境,甚至还能从中亚一路杀到欧洲地区,适应性极为霸道。在一些环境较好的城市近郊,晚上在路灯下或者光源附近的墙面就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红天蛾

红天蛾通常会被灯光吸引,比较活泼,图为中国北方(辽宁)的个体。图片:菜小花

与同为长喙天蛾族、常在白天行动的长喙天蛾属(Macroglossum)不同的是,虽然都是热情的访花传粉大户,但红天蛾更喜欢在黄昏至夜间出来活动。每年四月到十月都是红天蛾的发生期,通常一年两代,但夏秋季节比较集中,也是看到它们几率最高的时节。

红天蛾

中国南方(贵州)的红天蛾个体,体型比北方的大一些。图片:刺儿

红天蛾

红天蛾的翅膀腹面,玫红色十分妖娆。图片:pollinatorlink.org

发现你身边的“猛男”

小时候的红天蛾是一条细长的猪儿虫,而且还有多种颜色款式。每款的共同点是腹部末端那根标志性的肉突“尾巴”,同时胸部还有两个大眼斑,受惊时可以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

红天蛾

红天蛾的幼期时的“猪儿虫”,胸部两侧的眼斑极为抢眼。图片:Andreas Pietzowski / wikimedia

红天蛾幼虫对不同种类的植物寄主都有较高的接受度,如凤仙花科、千屈菜科、柳叶菜科、茜草科和葡萄科等都在它的菜单上,这也是红天蛾分布广泛的原因之一。在一些绿化程度高的城市里,你不妨在没有打药加成的郊区或公园中寻找一番上述植物,说不定就能看到这些小家伙。

红天蛾

访花的红天蛾。图片:Malcolm Schuyl / FLPA / mindenpictures

老熟之后的红天蛾幼虫会钻进土里化蛹。刚羽化的成虫通体以黄色为主,随着翅膀充液和身体逐渐干燥,妖娆的玫红色逐渐蔓延开来,成为它身上视觉亮点的主要元素。

红天蛾

红天蛾的蛹。图片:Kim Taylor / NPL / mindenpictures

红天蛾两性在花纹上几乎没有什么区别,雌性的体态会丰满一些,同时触角也要比雄性的纤细。

“猛男F4”

红天蛾属 Deilephila 目前已知有四个种,除了红天蛾 D. elpenor 外,还有白环红天蛾 D. askoldensis 、疆闪红天蛾 D. porcellus 与 D. rivularis(尚无正式中文名)。白环红天蛾与疆闪红天蛾在中国都有分布。

白环红天蛾的颜色是本属中最为深沉的,以赭红色和浅褐色为主,前翅发白的主翅脉也是它最鲜明的辨识特征之一,在中国华北和东北地区都能看到这个不怎么“红”的红天蛾属成员。

红天蛾

北京的白环红天蛾。图片:xu木木

疆闪红天蛾广布于中亚和欧洲,在中国仅新疆部分地区可见,算是地理分布上的东限。除常规的玫红色款式之外,它还有以黄绿色为主的淡色型个体。

红天蛾

新疆的疆闪红天蛾。图片:小白蝶

Deilephila rivularis 是红天蛾属中存在感较低的一种,它还没有正式中文名,栖息范围也是最狭窄的,主要分布于巴基斯坦、印度和阿富汗,外观很像红天蛾 D. elpenor,但斑纹要发达很多。

红天蛾

红天蛾属的所有种,上排为红天蛾与 Deilephila rivularis,下排为白环红天蛾与疆闪红天蛾。图片:刺儿

红天蛾虽然外表十分艳丽,但在一些地区大量发生时,能危害部分农作物。不过害虫和益虫本身是从人类立场出发而界定的,我们最好的做法之一,还是默默观察记录它们就好。

本文是物种日历第6年第99篇文章,来自物种日历作者@刺儿。

本文来自果壳,欢迎转发

如需转载请联系GuokrPac@guokr.com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因此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5304928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
tags:

关于我们

主题百科知识栏目每天分享日常生活小知识,互联为资讯,IT科技百科,家常知识科普等,旨在让大家快乐生活,开心学习,主题百科为您分享!

最火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


Copyright 帝国主题之家 版权所有 TXT地图 | XML地图 | HTML地图 深圳市南山区海象营销策划工作室 备案号:粤ICP备20201394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