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机现场:泥泞中残骸呈碎片散落(飞机坠毁残骸)
坠机事故已经过去三天,消防救援队伍正科学、有序开展救援工作,但奇迹依旧还没有来。据报道,目前现场搜救力量超过2000人,民航、法医、物探等多方面专家冒雨进场调查。
3月23日,工作人员在搬运物资。 新华社发
现场
残骸碎片散落山林各处
昨天,东航坠机第三日,藤县全天有雨。事故现场地面泥泞,给救援工作增加了难度。坠机产生的残骸多呈碎片散落,现场发现一个相对完整的疑似飞机齿轮的零件。记者在事故核心区域看到,山林间有一大片焦灰地块,山谷间被撞出一个深坑,燃油泄漏的味道扑面而来。大小不一的飞机残骸、碎片以及零碎衣物布料等散落山林各处。
记者看到,部分失联乘客家属在附近的山坡上布置了一个简单的祭奠平台,摆放着一些鲜花等。
受降雨影响,事故核心区域形成了部分积水深坑。现场道路泥泞,脚踩在路上,会陷下去很深,前一日紧急开辟的一条通往事故核心现场的道路已经修通。为方便雨天通行、开展搜救工作,工作人员在泥地上铺设了一条竹编的小道。他们还调集消防泵,在核心区坠机点西边2米处的积水点开展排水作业,为事故原因调查清除障碍。
道路旁边的水沟水量加大,水面上浮着一层油。记者了解到,水面上浮着的油是失事飞机的燃油。救援人员不断前往核心现场,还有工作人员背着消杀工具、帐篷等。昨天,发现第一个黑匣子的现场画面公布。视频中,现场工作人员纷纷说“再努力,再找”。
搜寻
搜救区域比核心区扩大超10倍
随着救援的全力展开,现场已经集结了多路救援力量。据***应急处置指挥部介绍,广西派出的消防救援、武警、***、民兵等1400多名救援人员以及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驻防广西队伍、广东队伍678名人员,正积极有序开展现场救援;协调电力、通信等部门,安排3辆应急电源车,调运6台应急发电机到现场,架设应急通信设备,确保救援现场电力保障有力和基站通信畅通。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搜索区域相比核心区扩大超10倍。此外,专家分析第二个黑匣子信号发射器可能受损,现场无法搜寻到黑匣子定位信号。
据介绍,目前救援主要有三大难点。
难点一:残骸抛撒面积巨大。坠机区域果园和梯田被冲击成平地或者水坑,竹子撕裂倒伏,一些树干完全断裂,而飞机残骸的抛撒面积又非常大,山的另一边甚至也发现飞机残骸,搜寻工作非常艰难。
难点二:山里地形复杂,大型器械难以开展工作,只能依靠人力和无人机进行搜救。在搜救的时候,搜救人员还需要保证残骸处在原始位置,同时还要避免山火导致残骸损毁。
难点三:事故地点有降雨,为救援增加难度。根据昨天下午风云四号A星拍摄合成的真彩色云图,可以看出事故地点上空的云层始终很厚重,而据救援人员介绍,当地土壤吸水量大,坠机搜寻现场存在小规模滑坡可能,为现场救援增加不确定性。记者现场了解到,工作人员计划采取更多措施,以减轻降雨的影响。
记者昨天在事故现场看到,民航、法医、物探等多方面专家冒雨进场调查。一名受访民航技术专家介绍,他们要根据现场情况,测算对比飞机轨迹,“可能会根据飞机轨迹测算结果适当扩大勘察范围,力争尽快确定飞机遗骸分布范围。”通过技术人员的不断努力,无人机航拍的三维建模图已完成。通过与救援人员紧急调取的事故发生前的一个卫星俯瞰图对比,能够很清楚地看到事故发生前后现场的变化。
监测
坠机地点遥感影像公布
记者昨天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事故发生后,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立即启动了东航MU5735航班事故应急监测。
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第一时间收集整理了灾前高分二号、高分六号卫星数据各1景,紧急制订了卫星拍摄计划,目前获取了3月22日高分三号卫星数据2景、2米/8米光学卫星数据2景、L波段差分干涉SAR卫星数据1景。卫星遥感影像显示,东航波音737客机具体坠机地点为梧州市藤县埌南镇莫埌村。从地势上观察,坠毁地点位于山谷之间,两侧海拔高度约在150米至90米,落差较大,周边道路狭窄,沟谷纵横,不易到达。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表示,灾前灾后数据已通过自然资源卫星遥感云服务平台推送至自然资源广西卫星应用技术中心等应急指挥一线,后续还将安排卫星编程拍摄。
来源 北京晚报 据新华社 央视 中青报 澎湃新闻等
流程编辑 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