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名称(常见海洋鱼类图片名称)
12月3日,大新县***局对赵某红、黄某汉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进行立案调查。原来他们两人钓获3条芝麻剑后,以40一斤的价格卖给餐馆,在民警例行检查中被查获。
钓鱼是为了娱乐,但是娱乐的同时不要忘记保护鱼类,一旦钓获它们后,要立刻放生,那么保护的鱼类有多少种呢?根据今年2月5日,最新《***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里面收录的保护鱼类,从南方到北方共有87种。
1、文昌鱼目有2种厦门文昌鱼、青岛文昌鱼、保护等级二级(仅限野外种群)、分布于河北东部、青岛、烟台、厦门、合浦沿海。历史上以厦门同安刘五店产量最多,形成世界唯一的文昌鱼渔场。是无脊椎动物进化至脊椎动物的过渡类型,也是研究脊索动物演化和系统发育的优良科学实验材料,具重要科学价值。
2、七鳃鳗目有3种
日本七鳃鳗、保护等级二级、分布于太平洋北部、南至日本朝鲜沿岸、北至阿纳德尔和阿拉斯加以及黑龙江水系,属于江海回游性鱼类。
东北七鳃鳗、保护等级二级、别名七星子,生活于有微流、沙质底的山区河流,终生栖息在淡水中。白天钻入沙内或石砾中,夜晚出来觅食。幼鱼经3—4年变态为成鱼,成鱼是养殖鱼类的敌害,它会用嘴上的吸盘吸附在其它鱼身上,食其血肉。分布于我国辽河流域、鸭绿江、黑龙江省东部山区河流,朝鲜北部、俄罗斯远东地区。
雷氏七鳃鳗、保护等级二级、为个体较小的淡水种类,成体半寄生生活。我国分布约占全球的50%,在动物进化和动物地理学上极具研究价值,食用价值不高。在我国仅分布于东北地区部分河流和湖泊中。
3、鲟形目,鲟科有7种中华鲟、保护等级一级、中华鲟最长寿命可达40龄,素有“活化石”和“水中大熊猫”之称。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老挝和朝鲜。主要分布于长江干流金沙江以下至入海河口,其他水系如赣江、湘江、闽江、钱塘江和珠江水系均偶有出现。
长江鲟、保护等级一级、属于淡水定居性鱼类,主要分布于金沙江下游和长江上游,在长江上游的各大支流中也有分布,如嘉陵江及其支流渠江以及沱江等支流的下游也有踪迹。长江鲟成熟个体的体长在75-105厘米,体重为4.5~12.5千克。
鳇、保护等级一级(仅限野外种群)、鳇鱼是黑龙江省的特产鱼类之一,鳇鱼体重一般在50-150公斤。据1979年测量142尾的资料统计,平均每尾长2.4米,重 140公斤,年龄以22-40龄的个体为主。其中一尾长达3.9米,重501公斤,年龄54岁。1980年还捕到一尾重达542公斤的个体。鳇为生活于江河中下层的鱼类,常年栖居于淡水,不作长距离洄游。
西伯利亚鲟、保护等级二级(仅限野外种群)、80年代末期,我国对于西伯利亚鲟进行人工养殖。西伯利亚鲟主要分布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流入北冰洋的河流中,在贝加尔湖也有西伯利亚鲟的分布,形成西伯利亚鲟的陆封种群。
裸腹鲟、保护等级二级(仅限野外种群)、分布于黑海、亚速海、里海和咸海以及一些河流。1933-1934年从咸海的锡尔河中将其引入巴尔喀什湖、新疆伊犁河上游和锡尔达里亚河。
小体鲟、保护等级二级(仅限野外种群)、我国从俄罗斯引进试养,仅分布于新疆鄂毕河上游的额尔齐斯河的水系(哈巴河、布尔津、阿勒泰盐池渔场)。
施氏鲟、保护等级二级(仅限野外种群)、分布于我国和俄罗斯,是我国现存鲟鱼中最具有经济价值的优质珍稀鱼类,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等地均有分布。
4、匙吻鲟科有1种白鲟、保护等级一级、体长为2~3米,体重200~300公斤,最大的体长可达7.5米。又称作中华匙吻鲟,和生活在密西西比河的匙吻鲟同属匙吻鲟科的物种。另名为中国剑鱼,是我国最大的淡水鱼类,因为其吻部如象鼻,俗称为象鱼。但是长江白鲟没能进入2020年,被宣布于2019年12月23日灭绝,但愿没有灭绝,以后还能发现。
5、鳗鲡目,鳗鲡科有1种花鳗鲡、保护等级二级、在我国分布于长江下游及以南的钱塘江、灵江、瓯江、闽江、九龙江、***到广东、海南岛及广西等江河。其觅食区十分宽阔,菲律宾可达海、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达朝鲜南部及日本纪州,西达东非,东达南太平洋的马贵斯群岛,南达澳大利亚南部。
6、鲱形目,鲱科有1种鲥鱼、保护等级一级、鲥平时栖息于海水中,春末夏初溯河作生殖洄游;幼鱼在江湖内生长,一般长到150毫米左右入海,在海中发育成长。分布于我国福建、江西、海南、浙江、广东、***、澳门、***省和越南。
7、鲤形目有41种
双孔鱼科、双孔鱼、保护等级二级(仅限野外种群)、双孔鱼是云南特有种,仅见于澜沧江下游的勐海、勐腊。 双孔鱼的口部形成吸盘状,借以吸附在石块等表面,铲食石块表面的藻类。作为观赏鱼饲养在水族箱中,能铲食玻璃表面及箱底的苔藓、藻类等,使水体清澄、玻璃明亮,故称其为“清道夫”或“食藻鱼”。
裸吻鱼科、平鳍裸吻鱼、保护等级二级、俗名扁吻鱼,裸吻鱼属为裸吻鱼科的单型属,我国仅有平鳍裸吻鱼1种,分布于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支流中。
亚口鱼科、胭脂鱼、保护等级二级(仅限野外种群)、胭脂鱼为大型中下层淡水鱼类,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和水底泥渣中的有机物质为食,也吃一些高等植物碎片和藻类。分布于长江和福建闽江。
唐鱼、保护等级二级(仅限野外种群)、唐鱼也叫做金丝鱼,十分漂亮,仅分布在珠三角地区。于20世纪30年代人们第一次在广州白云山区域发现了这一种漂亮的小鱼,只在广州发现其野外生存的痕迹,因此它一度有了广州市鱼的称呼,然而好景不长,在人们发现唐鱼的半个世纪后,这种美丽的鱼儿便开始消逝在人们的视野中,在野外处于绝迹的状态,甚至也被科学界被正式宣判成野外灭绝的物种。
但是在2012年的时候科学家在海南岛发现了唐鱼的野生种群,这也是海南岛首次发现唐鱼的存在,如今广州从化已有了唯一一个以唐鱼作为保护对象的保护区,唐鱼这种中国特产的美丽小鱼,在野外涅槃重生,可谓是命运多舛。
稀有鮈鲫、保护等级二级(仅限野外种群)、稀有鮈鲫属鲤科鮈鲫属。本属仅有1种,为我国特有种,野生数量不多,仅见于长江上游的大渡河支流和四川成都附近的小河流中。
鯮、保护等级二级、又叫吹火筒、尖头鳡、马头鯮、鸭嘴鯮、喇叭鱼。为我国特有种类,仅在我国东南部平原地区,以及长江以南各水系有分布。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江湖阻隔以及食物短缺等原因,导致种群个体数量显著减少。为大型经济鱼类,生活在江河或湖泊等水体的开阔水面,最大体重超过50公斤。
多磷白鱼、保护等级二级、云南独有的鱼种,在昆明桃花盛开时期,繁殖特别快,因此得名桃花白鱼,因为生长得快又叫大白鱼。曾是产地主要渔业对象鱼之一,自70年代开始,由于环境的变化,如今已濒临绝迹。
山白鱼、保护等级二级、我国特有物种,分布于大屯湖、文山市的盘龙河等,主要栖息于江河及附属水体。喜居缓流水的环境,在湖泊或江河中都能生长、繁殖。曾为云南大屯湖中的重要渔业对象,由于该湖几经干涸,致使该种鱼类几乎绝迹。
北方铜鱼、保护等级一级、俗名鸽子鱼、尖嘴、沙嘴子、黄头鱼等。是我国的特有物种,仅分布于黄河水系。其生长速度快,肉质细嫩鲜美,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较好的养殖前景。但是由于过度捕捞和水利建设等因素,其天然资源急剧下降,种群已处于濒危状况。
圆口铜鱼、保护等级二级(仅限野外种群)、圆口铜鱼为下层鱼类,栖息于水流湍急的江河,常在多岩礁的深潭中活动。食性杂,以水生昆虫、软体动物、植物碎片、鱼卵、幼鱼等为食。分布于我国长江上游干支流和金沙江下游以及岷江、嘉陵江、乌江等支流中。
大鼻吻鮈、保护等级二级、分布于黄河水系等,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甘肃等地。
长鳍吻鮈、保护等级二级、长鳍吻鮈春、夏季活动范围广泛,常在急流险滩,峡谷深沱、支流出口觅食活动。主要食物是淡水壳菜、河蚬,其次为蜻蜒目、鞘翅目幼虫及其他水生昆虫。分布于长江中上游金沙江干支流水域,为金沙江特有鱼类。
平鳍鳅鮀、保护等级二级、俗称八根胡子鱼,属于鲤科鳅鮀亚科鳅鮀属。为我国特有种,仅分布于黄河中上游干、支流中。1950年代在兰州黄河浅水区时常捕获,1960年代河流景观发生较大变化,加之水域污染,如今已很难见到。
单纹似鳡、保护等级二级、是鲤科似鳡属的一种鱼类,分布于西江、南盘江水系。
金线鲃属所有种、保护等级二级、金线鲃属为我国鲤科最大属,目前记载有效种50余种,广泛分布于云南东部、贵州中南部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和北部等地区。其中,26种分布于云南。云南文山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发育地区,洞穴鱼类资源丰富,截至目前共记录洞穴鱼类约10种,且分布区均属南盘江水系,主要集中于丘北和砚山两地的龙潭和河流。
四川白甲鱼、保护等级二级、又叫小口白甲,尖嘴白甲,腊棕等。主要分布于长江上游干支流,尤以金沙江,嘉陵江,岷江,大渡河和雅砻江中下游等水系。
多磷白甲鱼、保护等级二级(仅限野外种群)、多鳞白甲鱼为暖温性淡水鱼类。生活在海拔270-1500米、水质清澈、砂石底质的高山溪流中。分布于我国嘉陵江水系和汉水水系的中上游、淮河上游、渭河水系、伊河、洛河、海河上游的滹沱和山东泰山的溪涧。
金沙鲈鲤、保护等级二级(仅限野外种群)、又叫大花鱼、豹纹花鱼。鲤科鲈鲤属的一种鱼类。生活在中国长江上游金沙江干支流流域,属于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以吞食其他的野杂鱼类为食,被称为金沙江中的“老虎”,其个体最大超过15公斤。
花鲈鲤、保护等级二级(仅限野外种群)、身体略侧扁,头较长,头后背部隆起。生活在亮水区水体中上层。行动迅速,为凶猛性鱼类,专猎食小型鱼类,春季繁殖,分布于澜沧江和抚仙湖。
后背鲈鲤、保护等级二级(仅限野外种群)、俗称花鱼,是澜沧江、怒江特有鱼类,为产地重要的冷水性野生经济鱼类。食性为肉食性,以小鱼小虾为食,常见个体3~5千克,最大个体可达20千克。主要栖息于澜沧江、怒江等水系干流的中上层水域。
张氏鲈鲤、保护等级二级(仅限野外种群)、分布于中国澜沧江流域和越南北部红河流域的淡水鱼,隶属于鲤科鲈鲤属,种加词取自中国著名鱼类学家张春霖的姓氏。本种曾被视为后背鲈鲤的同物异名。2013年,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杨君兴、王茉、陈小勇结合分子系统学和形态学分析结果,重新修订了鲈鲤属的分类体系,将本种与后背鲈鲤视为有效的独立物种。
裸腹盲鲃、保护等级二级、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区域、1978年发现并作为科技消息报道的那尾鱼,是在我国发现的第一尾盲鱼,它向世人明确回答了中国究竟有没有盲鱼的问题。在当时引起广泛的反响,掀起一股寻找盲鱼、研究盲鱼的热潮,从此开始了我国洞穴鱼类和洞穴生物学的研究。虽然这个研究的过程已成为历史,但自身的科学价值犹存。(没能找到实物图)
角鱼、保护等级二级、角鱼为我国特有种,在国内仅发现于云南泸水县及保山县(属怒江水系),在怒江下游缅甸的萨尔温江可能亦产。
骨唇黄河鱼、保护等级二级、主要以着生硅藻和昆虫为食。适应生活于高原海拔3000-4300米的宽谷河段和湖泊中。仅分布于中国青海省龙羊峡以上的黄河上游及其支流白河和黑河。
极边扁咽齿鱼、保护等级二级(仅限野外种群)、极边扁咽齿鱼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冷水性鱼类,它能够适应极端高寒天气,故多分布在海拔3000~4400米米以上的青藏高原的河流中。主要以水生植物腐屑和藻类为主,偶而也食浮游动物和摇蚊幼虫。仅见于中国黄河上游青海省海拔约3380米的玛曲县到扎陵湖、鄂陵湖、星宿海及约古宗列曲等干支流,在扎陵湖为优势种。
细鳞裂腹鱼、保护等级二级(仅限野外种群)、细鳞裂腹鱼人工驯养获得成功,正在进行精心培育,主要分布于金沙江。
巨须裂腹鱼、保护等级二级、分布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雅鲁藏布江流域,体长可达33.3厘米,属草食性,成鱼会在砂石河床上产卵,可做为食用鱼。
重口裂腹鱼、保护等级二级(仅限野外种群)、鱼肉质肥美,富含脂肪。生长较快,个体也较大,一般可长至1-3公斤,最大个体可达10公斤。产量丰富,在产区的产量仅次于齐口裂腹鱼。在雅安一带,与齐口裂腹鱼统称“雅鱼”,与齐口裂腹鱼同以“雅安砂锅鱼头”而闻名四方。分布于长江干支流中,尤以嘉陵江、岷江、沱江水系的峡谷河流中见多。
拉萨裂腹鱼、保护等级二级(仅限野外种群)、体长可达40公分左右,属于冷水性鱼类,栖息于峡谷激流中。主要分布在贡嘎、林芝、日喀则江段,为西藏地区主要经济鱼类之一。
塔里木裂腹鱼、保护等级二级(仅限野外种群)、为冷水性鱼类,生活于河流流水及湖泊环境。肉味鲜美,深受当地群众所喜爱,曾是产地的主要经济鱼类。由于引种等人为影响,其资源日趋枯竭,现已十分稀少,是新疆特有的鱼类,分布于塔里木水系。
大理裂腹鱼、保护等级二级(仅限野外种群)、大理裂腹鱼与其他裂腹鱼类不同,是一种适应于静水环境中生活的种类,通常是在湖中敞水区域的上中层活动。大理裂腹鱼仅分布于中国云南洱海及其支流和澜沧江水系中。
扁吻鱼原名新疆大头鱼、保护等级一级、我国的特产鱼类,也是世界裂腹鱼中的珍贵物种, 起源于3亿年前,有着古鱼类活化石之称。仅一属一种,仅存于塔里木水系,在博斯腾湖绝迹。分布区仅限新疆南部喀什、莎车、阿瓦提、焉耆、乌拉斯台、若羌、克孜河和博斯腾湖等地的塔里木河水系。
厚唇裸重唇鱼、保护等级二级(仅限野外种群)、俗称:重唇花鱼,麻鱼,石花鱼。分布于长江流域的岷江、嘉陵江、汉水等水系及黑龙江流域各水系中。栖息于水流湍急的河流中以水生昆虫的幼虫为食,也食软体动物中的淡水壳菜等。
斑重唇鱼、保护等级二级、俗名黄瓜鱼,分布于伊犁河、锡尔河、塔拉斯河、楚河诸水域、巴基斯坦和印度克什米尔地区的印度河上游以及塔里木河各支流上游水域、伊宁伊犁河流域各支流等,曾经是当地的主要经济鱼类。
尖裸鲤、保护等级二级(仅限野外种群)、俗名斯氏裸鲤鱼,分布于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等,多见于干支流流水水体。最大个体可达600毫米以上,体重超过3.5公斤。自20世纪50年代之后,大量内地人口进藏开发,捕鱼强度不断增强,其捕捞量远远超过其生长的速度,造成种群数量锐减。
大头鲤、保护等级二级(仅限野外种群)、大头鲤仅分布于云南星云湖和杞麓湖(通海)大头鲤在20世纪50-60年代,在所分布的两个湖中占有极大优势,曾占总产量的70%左右。自20世纪70年代引进鲢、鳙,与大头鲤产生食物竞争;在引种时又带来了鰕虎鱼、鳑鲅、麦穗鱼等小型野杂鱼,这些鱼生命力强,且大量吞食鱼卵;再则湖泊水位下降,水草减少而破坏了产卵场;长期滥捕;大头鲤自身抗病能力弱,生长缓慢,适应环境差等综合因素,导致资源的锐减。
小鲤、保护等级二级、俗称麻鱼,为我国特有种,仅分布于云南滇池,历史产量不高。近年来,滇池大量发展高背鲫和鲤鱼,而小鲤的繁殖率低,生长缓慢,在生存竞争中处于劣势,再加上滇池水位下降,水质污染,围湖造田,酷渔滥捕和引种不慎等诸多原因,导致小鲤种群数量急剧减少,近20年来未再见到踪迹。
抚仙鲤、保护等级二级、抚仙湖及其邻近的星云湖为这两湖特有鱼类。分布于沿岸浅水区的中下层,少数个体还见于淌水区的中下层,生活水深约为20-30m。喜居水草丛中或附近。主要摄食软体动物,兼食摇蚊幼虫、浮游动物和丝状藻类等,属以软体动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2002年在抚仙湖采到一尾,说明处于濒危而未绝灭。
岩原鲤、保护等级二级(仅限野外种群)、俗名水子、黑鲤鱼、岩鲤、墨鲤,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在长江上游渔业中,经济价值较高。产量不高,但它具有体腔小,肉原质嫩,味鲜美等优点,为人们所喜爱的上等经济鱼类。
乌原鲤、保护等级二级、乌原鲤为江河中下层鱼类,多栖息于流水深处底质为岩石的水体,亦能生活于流速较缓慢的水体底部。分布于西江水系干支流,在广西境内为食用鱼类。市场上常见者多为0.5-1.0公斤重的个体,最大个体能长至重7公斤。产量虽不高,但其体厚,肉味鲜美可口,故被视为上等经济鱼类。
大鳞鲢、保护等级二级、为广东海南岛淡水经济鱼类,多栖息于水流缓慢、水质较肥、浮游生物丰富的开阔水体。白天潜于深水,夜间上游水面摄食浮游生物。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南渡江和越南红河水系。
8、鳅科有3种
红唇薄鳅、保护等级二级(仅限野外种群)、栖息在江河底层。个体较大,仅次于长薄鳅。有食用价值。种群数量较小,许多水系和江段都难捕到。50年代岷江中,下游渔获物种占有一定的比例,现已稀少。
黄线薄鳅、保护等级二级、这鱼长得很像嘎鱼,但要比嘎鱼大许多。十渡人叫“边干(鞭杆)”,密云人叫“边瞎子”,东北人叫“牛尾巴”。主要分布在北京房山县十渡拒马河。
长薄鳅、保护等级二级(仅限野外种群)、俗名薄花鳅、红沙鳅钻等,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上游干支流及其附属水域,一般栖息于江河底层。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长江。
9、条鳅科有4种无眼岭鳅、保护等级二级、生活在溶洞的地下水中。
拟鲶高原鳅、保护等级二级(仅限野外种群)、属于海拔较高的高原河流鱼类,附属湖泊上游的河口地区数量较多。常喜潜伏于干流、大支流等水深湍急的砾石底质的河段,也栖息于冲积淤泥、多水草的缓流和静水水体,营底栖生活。主要分布于甘肃省靖远到青海省贵德一带的黄河上游干支流及附属湖泊。
湘西盲高原鳅、保护等级二级、为鳅科高原鳅属的鱼类,分布于湖南龙山县火岩乡飞虎洞。
小头高原鳅、保护等级二级、鳅科高原鳅属的一种个体较小的鱼类,栖息于砂砾底质的河段、沟渠缓流处。分布于新疆北部的托克逊、乌鲁木齐、米泉、精河、博乐、温泉和乌尔禾等地的河沟和浅水溪流地区。
10、爬鳅科有1种厚唇原吸鳅、保护等级二级、1980年由陈宜瑜院士在广西大瑶山发现,当时分类在原吸鳅属下。2012年,将其归入新属瑶山鳅属之下。该鳅属为平鳍鳅科瑶山鳅属的鱼类,是我国的特有物种,广西大瑶山山溪, 属西江水系。
11、鲇形目有1种鲿科、斑鳠、保护等级二级(仅限野外种群)、又叫芝麻剑、魽鱼、芝麻魽、白须魽,在广东农村也有叫剑鱼,钳鱼的。个体大,一般常见个体为1-2公斤,个体大者也有5-10公斤,最大超过15公斤。分布于钱塘江、九龙江、韩江、珠江、元江等水系。南亚地区的湄公河流域及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内陆河流。
12、鲇科有1种昆明鲇、保护等级二级、为我国特有,仅分布于云南省昆明滇池。由于栖息地长期受到人类活动干扰,致使滇池的各种特有鱼类都危在旦夕,昆明鲇也不例外。IUCN红色名录2008年已将其评估为极危。
13、科有1种长丝、保护等级一级、长丝鱼芒保护等级定级为极危,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国内不是主要分布区域,只有云南才有边缘分布。
14、钝头鮠科有1种金丝䱀、保护等级二级,金丝䱀的图片找不到,详细说明也找不到,看来这种鱼我们对它的了解还是太少!有朋友有金丝䱀的图片的话,麻烦您发到评论区。
15、鮡科有6种长丝黑鮡、保护等级二级、生活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和横断山西部山溪底层的小型鱼类。喜以头躯腹面隐伏于水底岩石表面,以冲跳式动作捕食和游动。
青石爬鮡、保护等级二级、生活于急流石穴中,以吸盘状的鳍吸附于岩石上。主要摄食水生昆虫及幼虫。分布于四川境内的各个江河中,如青衣江、岷江、金沙江等。
黑斑原鮡、保护等级二级、分布于雅鲁藏布江中游,在海拔4200m左右的谢通门江段数量仍很大,鮡科鱼类主要集中于藏东南各水系。
魾、保护等级二级、栖息于大江河的主河道,为底栖鱼类。性凶猛,猎食性,主食小型鱼类,亦食蛙类及虾类。分布于澜沧江下游,印度、缅甸和泰国等。
巨魾、保护等级二级、又称老鹰坦克、坦克鸭嘴、老鹰鸭嘴、木瓜鱼,为鲇形目,鮡科,魾属一种热带淡水鱼类。巨魾分布于中国的澜沧江及下游的湄公河、印度的恒河等流域,体型巨大,外貌奇特,原产地为著名的游钓鱼类及食用鱼,同时可作为观赏鱼。
红魾、保护等级二级、红魾在云南都有分布,而其中红魾的名字来源于其胸鳍上的橘黄色,外观类似于巨魾。关于它的资料很少,据悉在202010月20日,繁育的红魾幼苗被放生红河。
16、鲑形目、鲑科有10种细鳞鲑所有属、保护等级二级(仅限野外种群)、细鳞鲑因鳞细小而得名,为冷水性鱼类,多栖息于水温较低、水质清澈的流水中。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至辽河的支流浑河上游,图门江、鸭绿江、松花江,向西经辽河、滦河、秦岭直至额尔齐斯河。河北及内蒙古潮白河与滦河上游,黄河的上游及其渭河支流和长江的汉水北侧支流谓子河、子午河的上游也有分布。
哲罗鲑、保护等级二级(仅限野外种群)、分布于我国境内的黑龙江、图们江、额尔齐斯河等水系。生长速度较快,属于大型经济鱼类。一般个体在3公斤以上,大者超过50公斤。肉味鲜美、细嫩,为富有营养的鱼类,也是高寒地区的特产,在产区内为珍贵的食品。
川陕哲罗鲑、保护等级二级、属于冷水鱼类,多栖息在河道狭窄、水质清澈、水流湍急、水温较低的水域。性格活泼游泳速度快、喜单独活动为凶猛肉食性鱼类。分布于我国四川省岷江、青衣江上游,四川省和青海省大渡河中上游,以及位于中国陕西省秦岭山脉南麓汉江上游的徐水河和台北河。
石川氏哲罗鲑、保护等级二级、主要分布于鸭绿江上游,为凶猛的冷水性纯淡水鱼类,终年绝大部分时间栖息在低温水流湍急的溪流里,冬季因受水位影响,在结冰前逐渐向大江或附近较深的水体里移动寻找适于越冬的场所。食物以鱼类为主,也吃蛇、蛙、啮齿类和水鸟等。
花羔红点鲑、保护等级二级(仅限野外种群)、花羔红点鲑为鲑科红点鲑属的鱼类,体色由褐色至灰色。有陆封型和洄游型之分,我国境内为陆封型,终身生活于江河干流及支流清冷水域。食性广以底栖动物及落入水面的昆虫为主,有时甚至跳出水面掠食。分布在***和美洲北部沿岸,黑龙江、绥芬河、图们江、珲春河、鸭绿江等。
马苏大马哈鱼、保护等级二级、是我国大麻哈鱼属中徊游种类分布最南的一种,对温度的适应较高,是内陆驯化对象之一。属名贵经济鱼类,肉质细腻而味美。近年来其资源锐减濒于枯竭,国内常见于黑龙江和吉林。
北鲑、保护等级二级、属鲑形目鲑科北鲑属,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新疆额尔齐斯河布尔津以下水域,1960年代曾是额尔齐斯河的主要捕捞对象,但是由于额尔齐斯河水量减少,产卵亲鱼难以溯河产卵,加上过量捕捞产卵亲鱼,使补充群体大量减少,1980年代以来,北鲑已极为罕见。2008年,IUCN红色名录中已将北鲑的濒危等级评估为野外绝灭。
北极茴鱼、保护等级二级(仅限野外种群)、生活在高海拔的中大型及寒冷和清澈的淡水湖泊和河流中。每年迁徙几次。个体大,生长快,食性以水生昆虫及软体动物等为主。是开展溪钓运动极好的对象。分布于加拿大、中国、哈萨克斯坦、朝鲜、蒙古、俄罗斯和美国。
下游黑龙江茴鱼、保护等级二级(仅限野外种群)、黑龙江茴鱼在我***于黑龙江上游、嫩江上游、牡丹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绥芬河;国外分布于俄罗斯鄂霍次克海沿岸和日本海沿岸。
鸭绿江茴鱼、保护等级二级(仅限野外种群)、茴鱼在我国另有两个亚种:产于鸭绿江的鸭绿江茴鱼和产于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的北极茴鱼,外形和习性颇相似,仅地理分布不同而已。
16、鲈形目、有2种石首鱼科、黄唇鱼、保护等级一级、黄唇鱼为近海暖温性稀有底层鱼类,栖息于近海水深50-60米海区,通常生活在海水、淡水交汇的河口海域;幼鱼栖息于河口及其附近沿岸。为肉食性鱼类,以小型鱼类和虾、蟹等大型甲壳类为食,幼鱼则以虾类为食。主要分布于中国广东珠江口海域、浙江杭州湾舟山海域、福建闽江口泉州湾海域等江河出口海域。
隆头鱼科、波纹唇鱼、保护等级二级(仅限野外种群)、波纹唇鱼是一种热带地区近海海域生存的著名巨型鱼类。分布于大洋洲、太平洋西部热带海域、大堡礁、印度洋西北部及红海。其体型巨大味道鲜美,被作为名贵食用鱼,在海洋馆或大型展示鱼缸中亦可作为观赏鱼。
17、鲉形目有1种杜父鱼科、松江鲈鱼,保护等级二级(仅限野外种群)、在我国历史的资料记载的分布相当广泛,其种群几乎遍布整个中南东南沿海及相关河流水域,北起鸭绿江口,南致九龙江口,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和***省、天津市和上海市等广大的地区。由于捕捞量大,种群大幅减少。
很多人说我国没有特别美味的鱼类,或者大型掠食性鱼类,然而并不是没有,而是被吃光了,很多经济鱼类滥捕滥捞,如今已经几乎消失。尤其在这87种鱼类当中,很多鱼类的中青年很大,滥捕滥捞、环境污染、栖息地减少以及引进外来物种,造成它们的种群大幅下降。
很多人并没有见过这些鱼类,然而它们已经濒临灭绝,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剧!有些经济鱼类已经被繁育成功,保护的是仅限野外种群,但愿不久的将来,人工养殖的鱼类能够走进千家万户,让我们品尝到它的美味。但是不要购买自然水域内生长的这些鱼类,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另外对于钓鱼人来说,经常在野外钓鱼,有时候会遇到不认识的鱼类,那么遇到这些鱼类怎么办?最好的选择就是放生,因为它们很可能是受到保护的鱼类,数量稀少才会不认识。我国保护的鱼类有87种,钓到尽快放生,要不然就会迎来牢狱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