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花一现的反义词(昙花一现的反义词是什么)
荷马、达·芬奇、莎士比亚、莫扎特、托尔斯泰、伽利略、牛顿、达尔文、居里夫人、爱因斯坦——这些艺术家、科学家举世闻名,成就斐然。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什么相同之处?
不少人也许会这样回答:他们都通过不懈努力,永远地改变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都拥有天才的品性。
不过确切来说,我们发现为天才下定义十分困难,尤其是以当代人为对象时。
巴勃罗·毕加索虽有不凡的名望与影响力,但能否尊他为天才,至今未有定论。文坛内,弗吉尼亚·伍尔夫也是如此。
斯蒂芬·霍金虽是大众心目中与爱因斯坦相媲美的当代天才,但懂行的物理学家却不以为然,只将他当作众多宇宙学泰斗中的一员罢了。
毫无疑问,天才是个性张扬、独一无二的。然而,天才必有一个共同点,无论平民百姓还是***人士都无法否认。
每一位生物学家仍须阅读达尔文的作品,从中得出新观点,开展新实验。物理学家则需要爱因斯坦的理论。
莎士比亚的戏剧、莫扎特的旋律与和声分别从英国和奥地利出发,跨越语言和文化的樊篱,走向世界各地,依旧感动人心。
当代“天才”来去匆匆,但天才之思想永驻。天才之作拥有超越一时名望的特质,挣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镣铐,是昙花一现的反义词。
现代英语的“天才”(genius)一词起源于古罗马时期,在拉丁语中指“守护之灵”,它将个人、场所、机制等,与命运的力量、时代的更迭联系起来。
与古希腊的“daimon”相似,“genius”与被守护者相伴一生。
诗人贺拉斯在公元前1世纪曾这样定义道:“……管理每个人出生的星座,管理他的天性,与我们同生,与我们同死,样貌随人而变,肤色或白或黑。”
但是古罗马人口中的“genius”与能力、创造力并没有必然关系。
直到启蒙运动时期,“genius”才获得了与过去完全不同的现代意义:天才,指展示出超凡的智力或创造力的人,不分先天和后天。
贵为神启诗人的荷马,受人敬仰两千余年,却在18世纪才成为一名天才。
天才的现义源于拉丁词“ingenium”(而不是“genius”),意为“本性”“先天能力”“才华”。
1711年,“天才”一词已广泛流通,约瑟夫·艾迪生写道:“对一位作家最常用的评价莫过于称他为天才。”
18世纪中叶,
尝试给出天才的定义,侧重后天努力的重要性,具有明显的现代倾向。
画家乔舒亚·雷诺兹提到:“每位艺术家最大的野心就是成为天才。”
但在1826年,批评家威廉·哈兹里特指出:“伟人从不以天才自居……一个人如果将要达到自己内心关于伟大的标准,那他必定总是把伟大看得无足轻重。”
以毕加索为例,他公开表明:“我独处时不会把自己视为一名严格意义上的艺术家。乔托、伦勃朗、戈雅才是伟大的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