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途是指什么意思(优途好用吗)
封面新闻记者 肖洋 席秦岭 见习记者 周翼
1月6日,一场关于一个占地超过1000亩、建筑面积超过8万平方米的电影博物馆群落落地凉山的规划研讨会在四川西昌召开。著名收藏家、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率中国博物馆界、建筑设计界、电影届***人士,就建川电影博物馆群落落地事宜,和凉山州、西昌市相关领导会谈。
在樊建川看来,博物馆是文旅行业新业态。在初步规划中,这个由17个馆组成的电影博物馆群落,将成为全世界最好、最大的电影博物馆。“只做第一,不做一流。”
当然,这并非偶然。在2021年11月召开的凉山州第九次党代会上,凉山就提出要以打造博物馆群落为契机,实施凉山文化传承发展行动,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将凉山打造成为全省的文艺副中心。具体而言,就是要突出民族文化特色,深入挖掘原生的优秀的文化资源,做好原生和原创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和市场,擦亮文化这张名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艺已是凉山的一种气候
凉山建全省文艺副中心有优势
谈到凉山的文化和艺术,绕不开的关键词中,必有凉山文旅集团旗下IP,如五彩云霞、阿斯牛牛、熊猫优途、大凉山国际戏剧节、凉山交响乐团、阿惹妞、彝红......
中国彝文化风情实景火秀《阿惹妞》
而从一个文旅企业家的角度来看,凉山文旅集团党委***、董事长刘康认为,未来博物馆群落凉山落地,对凉山文旅而言是如虎添翼,同时也将让建四川省文艺副中心的凉山,有更重的分量和更深的内涵。
“文化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文艺,而文艺在文化的传承和创造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它既是内容,也是社会的底色表达。”刘康说,凉山建全省文艺副中心,首先谈的应是文艺。
凉山文旅集团党委***、董事长刘康
“凉山在文艺方面有精神传承。”刘康介绍,从上世纪的中华民族舞蹈经典作品《快乐的诺苏》,到如今的民族歌剧《彝红》《听见索玛》,从凉山歌舞团到凉山交响乐团,“多年来凉山都有一批文艺工作者,一直在扎根凉山、孜孜不倦地从事文艺创造。”
原创民族歌剧《彝红》
他认为,这种文艺精神的传承,在当地有着深厚的根基。他说,整个凉山都特别喜爱文艺、崇尚文艺、传播文艺。在凉山,随时随地都有音乐流淌,聚会必载歌载舞。而这传统和习俗不仅仅存在于民间,还活跃于文艺的***层面。“它既有社会面的支撑,也有***的支撑。在凉山,文艺已成为一种气候。”
从上世纪凉山第一部原创话剧《奴隶之歌》三进中南海、四进大会堂演出,到之后的音乐剧、舞剧、歌剧、实景剧、影视剧等,凉山各类文艺作品层出不穷***不断;从民族歌舞“北看延边,南看凉山”,到中国戏剧节“东看乌镇,西看凉山”。刘康认为,很少有这样一个地区,能在音乐、诗歌、戏剧、影视等这么多文艺种类上,70年来一直都孜孜不倦并有建树。
民族歌剧《听见索玛》
同时,在凉山,文艺创作不是单一民族的事,而是14个世居民族都在参与。“14个世居民族的文化积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让很多丰富多彩、魅力无穷的文艺形式出现在凉山。”加上凉山党委***一直重视文艺,经过长期积淀和发展,为凉山文艺积累下许多硬件和软件资源,因此,在刘康看来,凉山建全省文艺副中心,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名副其实。
凉山有厚重的民族文化。俄底尔以摄
文化有魂有根
博物馆群落带来文旅最高级形态
刘康认为,建全省文艺副中心,凉山最大的优势在于,这70年来凉山形成的文艺精神和文艺体系。
刘康说,文艺精神可以理解为一直以来凉山整个社会对文艺的崇尚与传承创造。而文艺体系则可以理解为文艺创作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
“文艺创作体系就是所有的文艺门类,在这里都有基础、有人才、有平台、有素材,每个文艺门类都在这里有作品、有表达、有亮点。”而产业体系则可理解为,经过长时间发展,凉山已形成一套完整文化产业体系。
刘康说,这个体系是按照文旅创新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打造而成,它不孤立,不是指一个单一的演艺公司、影视公司,而是涉及文旅全要素的方方面面。刘康认为,文艺精神是文艺中心的魂,文艺体系是文艺中心的根,“有魂有根,这个全省文艺副中心,凉山一定能建成。”
而博物馆群落的落地,山外丰富的文化元素再聚集凉山。刘康提示到,这种文化元素,放在博物馆这一载体里,它是器物化的文化遗产,其内在是人文历史和精神。而在博物馆的空间中、器物中,当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之结合,再加持音乐、诗歌、戏剧等艺术表达,就让有形的器物更有了灵魂之美,让无形的艺术有了有形的物质载体,彼此产生一次净化的提升,重新活了起来,这是最关键的。
同时,这些器物化的文化元素,在博物馆这一特殊环境下,它又是场景化的。刘康解释说,目前,场景化可以算是文旅最高级的一种形态。在这种器物化、场景化的基础之上,一种高级的沉浸式的商业化就产生了,文旅创新融合就发生了。“艺术进入其中,成为里面的有机组成部分,就会和我们过去形成的产业体系产生融合、得到成长,让体系更有支撑更有力量。”
“春夏秋冬”和“三品一公里”
凉山文旅助推凉山建全省文艺副中心
在助力凉山建全省文化副中心上,刘康提到了凉山“春夏秋冬”4个支点。
在春天,凉山将有一场音乐盛典。背着音乐来赶集,这里会聚集大凉山、西部乃至全国的音乐,进行展示和裂变。
在夏天,凉山将有一次火的盛宴。让火把节这个非遗,带动凉山14个世居民族的非遗,走向全国。
在秋天,凉山将有一次诗人的聚会。邛海之滨,一场邛海国际诗歌周,让人们探寻词赋之妙、意境之美。
在冬天,凉山将迎来戏剧的发生。在山间,湖边,草地,一场场戏剧发生,一次次文化交融、文明交流,让世界看到凉山,也让凉山看到世界。
2020中国西昌·大凉山国际戏剧节戏剧盛典举行,濮存昕、李亭等戏剧节发起人与孩子们互动
“所有活动围绕的,无非是人和作品。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好的作品和好的创作者在凉山聚集,最终出现‘新人’和‘新品’,这是时代之新、人民之需。”刘康说,新人新品要遵循艺术规律,而艺术规律就两点,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就是艺术来源于生活。
在他看来,建全省文艺副中心,前期要靠党委***支持,要社会各界的帮助,但最终让文艺副中心成立并长期存在下去,关键还在市场和对应的产业。 “文艺谈的更多是创作是作品,产业谈的更多是商品,在作品和商品之间,有产品作为连接。产品,就是要让文艺形成一种生产模式,进入一种文化工业生产线。抓住剧本这个核心,整合导演、表演、制作优质资源,让作品变产品,再让产品进入市场营销轨道,成为商品,三品实现"一公里"融合。”刘康认为,在这方面,凉山有探索有良好基础。
采访的最后,刘康表示,凉山文旅助推凉山建全省文艺副中心,要立足凉山,立足原生和原创,用音乐、诗歌、戏剧和非遗作支撑。“立足凉山,不是局限于凉山,我们会扩展到西部、扩展到全国、扩展到世界,充分表达我们的民族性和国际性,增强世界对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认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