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扶疏(花木扶疏读音)
文丨叶子诗
我与张觅师姐相识不算很久,却因她本人的文学气质与温和谈吐,初见便觉亲近。近日幸得师姐新书,读罢心有所触,故作此评。
《花木扶疏:关于植物的心灵笔记》从文学、中药学等角度对82种花草树木进行记录,其中以长沙植物为多,配上作者从求学到工作间多年拍摄的彩图,自有一种颇为浪漫的纪念意义和仪式感。该书将自然界的诸多花木与作者心灵的明澄空静契合一体,字里行间都是静谧与温柔,表现出婉约娴静的女性美学风格,以其隽永诗意和文艺气息留给读者无尽回味的空间。
《花木扶疏:关于植物的心灵笔记》一书风格自然,读来轻松,常常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那份永远巧笑倩兮的校园情怀,而对像我这样对生活中许多植物不过是相见不相识的人来说亦有科普之效。师姐对自然有着细腻的感受力,她以亲切口吻将自己于生命旅程中邂逅相遇的种种花木娓娓道来,仿佛在向读者介绍某位新知或旧友。此书中出现的诸多地理坐标如岳麓山上、湖南中医药大学药植园内、教学楼外、中南大学南校区、长沙湿地公园等,都是她多年成长足迹和心路历程的见证者,而植物也是此间记忆的一部分。在她笔下,一棵香樟,令人遥想昔日于校园内香樟树荫下抱书走过,步履轻盈;一枝冷梅,可以勾勒出一段往事,旧日重现,恍然间不知今夕何夕;一簇桂花,在风中欢笑嬉闹,馥郁香气扑面而来,让人宛若沉溺于蜜糖罐里……读之,依稀可见师姐在某个晴朗的早晨或雨后的傍晚,为一朵花驻足片刻的情景。并非刻意为之,而是不期而遇,因此总是满怀欣喜。这让我想起古龙笔下的花满楼与上官飞燕的一段经典对白:“你有没有听见过雪花飘落在屋顶上的声音?你能不能感觉到花蕾在春风里慢慢***时那种美妙的生命力?你知不知道秋风中常常都带着种从远山上传过来的木叶清香?”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是花季,都会有足以让人忘记所有烦恼的赏心乐事,但好花难与殢香人,因为大多数人都无法做到如花满楼一般用心灵体悟生活,甚至对身边触手可及的美好之事视若无睹,自然无法体会世界的美好所在。而对于心中有温柔情愫且能与自然热情相拥的人来说,生活自是处处诗意盎然。
这本书值得一读再读,但也不必一口气读完,从随手翻开的一页读下去就很好。阅读此书是一场自我治愈,能在读者心中留下温度,使人感觉纵使身处城市之中,亦与自然相依相携。我想,这是因为这本书是张觅师姐心怀对生活的热爱而写下的吧。
现在是6月,时值盛夏,心情也随着室外的热浪和毕业季的到来渐渐躁动起来。今日气温稍降,在中南大学南校区文法楼不远处,我于荷花池旁的亭内读这本书,独享这佳图和美文充斥的心灵盛宴,心中万分惬意。我觉得阅读这本书应该选择一个幽静闲适的地点,比如说岳麓山上枫叶林内或校园香樟树荫下的石凳上,最好于园列初荣时沏一壶绿茶,伴满盏清碧来读。但在长沙的夏日,学校荷花池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自我四年前来到中南校园,便见南校区荷花年年自行开落,仿若遗世独立,却又如此享受自由。想起赵师雄醉憩罗浮山,恍惚间与一白衣仙开樽共酌,梦后人醒,方知身在梅花下。是梅花夜晚化作林中仙子,还是仙子白日隐去身形变成梅花?不得而知。我信花木皆有灵,2021年中南的荷花与公元前《诗经》的隰中荷华,入赵师雄梦境的梅花与苏轼于惠州松风亭所见之梅,也许正享同一缕花魂。
人世千秋,花木不朽。在《花木扶疏》一书中,我读到,梅花、紫藤、桃花、琼花等花木既有窈窕之姿,亦不失药用价值,更有陶冶心灵的功效。它们扎根于文人情怀,能够给孤独的灵魂以慰藉,是属于中国人文化心灵的情感载体。这些植物不仅是独属于某个人的美好,更在千古悠悠的文人笔墨中成为了民族记忆中共享的珍贵宝物,纵使历经了数千年的风霜雨雪亦永不会磨灭,使我们在纵使相隔千古但仍有相似之处的生命情感体验中与前人共情。
六月恰逢毕业季,离校前,我去图书馆还书,回宿舍的路上两侧皆是银杏树。我想起数月前,每天图书馆闭馆后和室友小倩一人一个耳机,单曲循环着《FlowerDance》或是《折枝花满衣》。也许是因为名字的缘故,我对十月尤为钟情,每年秋季都会捡来银杏叶做成标本书签。但待到今年玉带路又复满地金黄时,我应该还会走在这条路上,可是身边的人已经不是小倩了。
小倩对我说:没关系。明年你写信来,附上玉带路的银杏叶,便是将长沙的秋色赠予我了。
我对小倩说:那我不如再寄去一本《花木扶疏》吧,那样你就可以拥有长沙四季的各种植物了。
[责编:刘瀚潞]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