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作气出自(一鼓作气出自哪个战役)
一鼓作气完成任务、一鼓作气攻克难关、一鼓作气拿下堡垒、一鼓作气......
时至今日,一鼓作气依然是我们生活中的口头禅、常用词,小秘也常常在接到“急重”任务的时候大吼一声“一鼓作气”马上干、“偃旗息鼓”安心睡,给自己打打鸡血,随后带着完成工作后可以进入梦香的慢慢期待,一头扎进工作的汪洋大海。
说起“一鼓作气”,不禁想到中学时语文课老师在讲堂上的侃侃而谈。
一鼓作气,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公与之(曹刿)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倒下),故逐之。”
翻译为白话,事情的大致经过是这样的:
春秋时代,群雄争霸,战争不断。公元前684年的春天,强大的齐国出兵攻打弱小的鲁国。鲁庄公亲自带领军队前往长勺应战。到了长勺,双方摆开阵势,准备大战一场。
齐军先声夺人,首先擂响战鼓向鲁军发动进攻。鲁庄公正谁备出兵迎战,谁知被主动请战、陪同而来的曹刿劝住了,说:“大王,时机未到,等会儿再说。”
齐军见鲁军毫无动静,不出来应战,便再一次擂响战鼓,摇旗呐喊起来。鲁庄公又想应战,但曹刿仍然要他按兵不动。齐军见鲁军还不出阵,便又一次擂起战鼓,向鲁军挑战。但曹刿还是叫鲁庄公命令军队坚守不战。
齐军三次准备进攻,都不见鲁军应战,士气大减,十分疲惫,情绪顿时低落下去,认为魯军不会再打了,大家纷纷坐下来歇息,队伍也开始松散开来。
这时,曹刿当机立断,对鲁庄公说:“进攻的时机到了。”随着雨点般的战鼓响起,早就摩拳擦掌的鲁军将士奋勇出击,齐军没有来得及防备,顿时丢盔弃甲,四处溃逃。
战斗胜利后,庄公问曹刿:“刚才为什么要等齐军擂了三次进军的鼓后,才能出击?”曹刿回答说:“两军交战,士气通常是取胜的关键所在。擂第一次战鼓可致使军上们振作起全部的精神,此时勇气最盛;擂第二次战鼓,士气就稍微有些低落了;到擂第三次战鼓时,士气跟着便裒竭了。当时敌方军队擂第三次鼓时,已经显出萎靡不振的样子,我方军队才擂第一次鼓,恰逢精神振作、勇气旺盛之时,因而能打败他们。再说,齐国到底是个大国,大国在战争中很可能有出其不意的行为,他们尽管说败退了,也或许是以退为进,我看到他们车轮的痕迹乱了,旗子也倒了,断定他们的确败退了,才请您下令追击。”
想必回顾到这里,很多读者都惊叹曹刿的足智多谋、深谙兵道。两军交战、贵在士气。曹刿从擂鼓出击和敌军士气这个关联点分析研判战局,精准判断出了最佳出击时间,趁齐军士气低落和疏于防备,突然发起军事进攻,最终获得胜利。
但纵观整个战争经过,为何齐军非得一直等鲁军击鼓才进攻,为什么齐军不能也在一开始“一鼓作气”攻击鲁军,这个疑问一直困扰多时。
随着对春秋时期历史的深入了解,这个疑问才得以渐渐解惑。
春秋时期的战争有明确的、公认的“交战规则”
春秋时代主流的战争样式是车战,也就是战车之间的交锋。战车之上的三人即驭手、弓手、戈手都是贵族,每次交战两军投入的战车至多不过几百辆,对胜负起决定作用就是这车上的几百名到千余名贵族,普通的百姓是没有战车作战资格的。
与其说是战争,倒不如说是两国贵族间的决斗。黄仁宇先生曾对其有过经典的表述:“春秋时代的车战,是一种贵族式的战争,有时彼此都以竞技的方式看待,布阵有一定程序,交战也有公认的原则,也就是仍离不开‘礼’的约束。”
因此,车战之时,双方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严格按套路出牌。另外,春秋时期有一个故事很能说明这种规则对双方的约束力:前521年,宋国爆发华向之乱。十一月初七,宋军联合诸侯援军和华氏部队在赭丘作战。期间,宋国公子城与华豹的战车不期而遇。华豹张弓一箭,向公子城射去,不想偏离了目标。但他身手敏捷,不等公子城还击,已经搭好了第二箭。公子城见状,高声喊道:“不更射为鄙!”(《左传》)交战规则是一人射一箭,你已经射了一箭,怎么能不待我回射就又射一支呢?华豹听罢,遂放下弓矢,结果公子城一箭射去,正将华豹射死。
以今天人们的眼光来看,华豹的做法无疑是愚蠢的。但在当时,双方所有人,包括宋国史官都未曾嘲笑过华豹。正因为他们知道,华豹是用生命维护了战争的准则和作为贵族的尊严,他体现的其实是正是宋襄公在泓之战中所要标榜的贵族精神。
从春秋时期的作战规则以及公子城与华豹的故事来看,所谓的“一鼓作气”的军事典范,至少在春秋时期是为贵族所不耻的,虽然齐军大败,却虽败犹荣,可以说在当时是否坚持贵族精神,往往比战争胜利还要重要。
如果不是齐军坚持贵族精神,齐军才不会在乎鲁军是否应战,一股脑黑压压直接杀奔来,那时“一鼓作气”这个成语可能就是用来形容齐军的勇猛,和我们今天看到的历史事实恰恰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