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妆(梅花桩布置图)
《木兰辞》中有一句:“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什么是花黄呢?其实这是古时女子“花钿”的一种。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中国就已经有女子在面部描绘花纹,或是粘贴饰品的习俗了。这种用于面部的纹饰被统称为“花钿”。
最早有文字记载的花钿,出现在秦朝时期。那时因秦始皇追寻长生,喜好求仙访道;
所以他让宫中女子梳仙髻,贴“五色花子”,这花子,就是花钿。
到了汉末三国时期,一种名为“靥钿”的面妆开始流行,这种靥钿是指女子画在双颊上的妆容,靥钿一直流行了数百年。
而到了南北朝时期,花黄以及最著名的花钿“梅花妆”开始流行,在当代以及之后的隋唐时代,引领起了女性面妆的大潮流。
在南北朝时,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帝王名为刘裕,传说他的女儿寿阳公主有一日在午睡时,一片梅花落在她的额头正中,变成了一抹亮丽的点缀。
后来寿阳公主发现,自己额中的这点花色,竟然怎么都洗不掉,而且渐渐成为了自己的面容的一部分。
寿阳公主本就生得十分貌美,在那片梅花的点缀下,就越加美的不可方物了。公主身边的宫女们见了不免大为艳羡。
图 | 墨葭晓赟
但是她们又苦于没有寿阳公主的奇遇,于是就只能用朱笔在自己的额中,绘上梅花样式的妆容,又或者做出梅花状的剪纸贴在额头,这就是最开始的梅花妆。
五代前蜀诗人牛峤的诗中,就描写过这个典故:
“晓啼珠露浑无力,绣簇罗襦不著行。若缀寿阳公主额,六宫争肯学梅妆。”
梅花妆真正大行世间,是在唐朝的时候。唐朝女性点梅花妆是非常司空见惯的事情,在许多典籍和诗文中都有记载。
而梅花妆之所以在唐朝盛行,是因为武则天身边一位非常有名的才女,她就是上官婉儿。
武周朝的宫廷一直危机四伏,在一次失败的政变中,武则天发现这次政变的参与者,居然有自己最亲近的女官上官婉儿,她不禁勃然大怒。
不久之后,武则天下令对上官婉儿执行“黥刑”,也就是在脸颊上刺字。当武则天面见上官婉儿时,对她说道:
“昔日你祖父上官仪谋逆被诛,我念你才华出众,不仅赦了你的罪,还重用你为御前女官,今天你居然恩将仇报来杀我?”
上官婉儿听了却坦然的笑道:“陛下可记得我曾数次莫名拦驾?这宫内宫外早已危机四伏,我若不和他们搅合在一起,如何护得了陛下周全。”
武则天沉思了一阵似乎想到了些什么,但金口玉言,既然说了要执行“黥刑”也不能就此反悔,于是命宫女以朱砂在上官婉儿额头,点上梅花妆以代刑罚。
就这样宫中女子为表忠诚纷纷点上梅花妆,以至于这种行为渐渐流传天下,成为了大唐最具标志性的传统习俗之一。
在莹白的面容上,一点优雅的梅花点缀,是许多人对于古典美人的第一印象。
唐朝的女性们每逢新年,就会在自己的额头上点上梅花妆。
这梅花妆虽然看起来并不复杂,但却是古典妆容中的点睛之笔,它让我们从看到的第一眼就能感受到,究竟什么叫作“才有梅花便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