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字边的字(土字边的字有哪些)
一、起源与演变
“土”,象形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地面上隆起的土堆或土块。下面的一横表示地面,上面像隆起土块或土堆,这就把“土”原是地面上的泥块的形状表达出来了。部分甲骨文在周围还加了几个点,表示泥土的粉末,更加突出了泥土的形象。
金文中的“土”字,延续甲骨文字形,下面的一横表示地面,用一竖代表土块或土堆,竖的上方膨大,膨大的部分演变为一点,后来演变成一短横,逐步有了现在“土”字的样子。
小篆延续金文字形,字形统一。
隶书延续小篆字形,只是出现了有在旁边又加一点的异构形式。
楷书继承隶书,也有加点和不加点两种字形。
二、含义
“土”的本义为土地,又指土壤。《诗经·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由土地引申为家乡,又指本地的、地方的,由此又引申为出自民间的、民间产的。此外土还指不合潮流的、过时的或不开通的。
土是汉字部首之一。用“土”作意符的字主要包括:1、土的种类,如:地、壤、尘、埃。2、田间的工程,如:垄、埂、堤、塘。3、建筑物,如:城、塔、墓、坛。4、房屋的部分,如基、址、垣、堵。5、疆界,如:境、域、塞。
“土”是“社”的本字,甲骨卜辞以“土”为“社”,战国时加“示”成为“社”。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殷人已经把“土”作为崇拜物进行祭祀,可见在古人心中“土”的地位之高。左面的“示”,表示神主;从古人的信仰来看,所谓“社神”,也就是“土神”。祭土地神的地方亦称“社”,即社庙。
《说文解字》:“土,地之吐生物者也。二象地之下、地之中,丨,物出形也。凡土之属皆从土。”许慎对“土”的解释是吐生万物的土地。“二”像地的下面,中间一竖像万物从土地里长出的形状。随着现代对出土甲骨文、金文的研究,这个解释有点牵强,不符合土字的本意了。
三、五色土
所谓的五色土是指青、红、白、黑、黄五种颜色的土。五色土一般是指社稷坛的五色土。五色土象征着我们广博的大中华,并寓意中华疆域地大物博,多姿多彩。在社稷坛的东边是青土,代表着东边的大海;西边是白土,代表西部白色的沙;南边是红土,预示南方的红土地;北边是黑土,象征北部的黑土地;而中间的黄土,就是黄土高原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