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晒老公:封前帅小伙封后糟老头的简单介绍
即便是最寒冷的日子,也要心怀希望。——张文宏
放弃和认命是一条没有尽头的“下坡路”。——张桂梅
新华社邀请4位时代前行者——张桂梅、张文宏、苏炳添、王赤回应大家在成长道路上提出的困惑和思考,分享自己对生活最真诚的思考。
“面对平凡的生活,如何发现自己的不平凡?”“家里条件一般,读书能不能改变命运?”
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以一封真诚的信回答了这些问题。张桂梅说,改变命运的机会一直都在,不要惧怕,人生的“寒冬”里带着必然的希望。“给你们写下这封信,希望从我讲述的经历中让你们感受到一点点温暖,一点点力量。”
张桂梅给年轻人的一封信——
不惧怕,
人生的“寒冬”里带着必然的希望
孩子们:
你们好,我是张桂梅。能在2021年末以这样的方式和你们交流,是一件特别温暖的事。
虽然我们没有见过面,但读着你们的留言,我仿佛看到了提问背后一张张或困惑、或迷茫、或正在认真思考自我和未来的年轻的脸。
这一年里,或许你们各有各的不容易:既要面对自己升学、工作、情感等方面的压力,又要直面外部环境的变化带来的内心焦虑与挣扎。每个人都希望人生可以不断前进,但我们也不得不去面对人生中脚步慢下来甚至是停下来的那些时刻。
你们当中的许多人都问了我一个问题:“我觉得我的人生可能就是这样了,我很辛苦,我是不是应该认命了?”
我相信,人生在必经的“寒冬”里,也带着必然的希望。没有人愿意经历严寒,但它经常不请自来,不经选择;也很少人敢确信未来一帆风顺,但如果你经历过和见过,你就会相信,并且愿意把它强烈地送给别人,让身边人都感受到。
我人生中的大部分时候,都过得不那么“舒服”,可以说是很“痛”的。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在青年时期,父亲又离我而去。本以为来到大理后,有一份稳定的教书工作,遇到一位爱我的丈夫,就能过上平淡安稳的生活了,能从一个天真少女变成一个幸福女人。但突如其来的变故彻底打破了我的人生计划,我的丈夫被查出癌症,尽管全力筹钱治疗,但坚持了一年后,他还是离开了我。和他一同离去的,还有我人生中短暂拥有的快乐和美好。
那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一段时光。那时我的眼里,大理的山也不美了,水也不绿了……幸福感觉离你很远很远。后来,我要求调岗到了偏远的丽江华坪。说是“调岗”,其实就是想找一个没有人认识我,不会让我记起生命中任何美好的地方,把自己“流放”了。那时候你跟我说希望、说未来,我也不想听。
你们的人生也一定经历过这样的时刻:感觉全世界都在跟你作对,所有的厄运都降临到了你的头上。
走出痛苦的过程,有时候比痛苦本身还要难受。
那时的我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年轻人,在挫折面前也没那么坚强。我只是努力地让自己再多挣扎了一下,心里还是抱着一线希望。在走出痛苦的过程中,身边的人向我伸出了手,让我感受到了人世间的温暖。也就是那一点挣扎,那一点温暖,让我一次次坚持了下来。
不论何时,我们都需要彼此的爱。如果你觉得痛苦、迷茫,去看看其他人,你会发现自己的命运既有独特性,也有共同性。共同性会让你不因为孤单而害怕,在必要时伸出给彼此的手;而独特性则可以帮助你真正走上你乐于走上的路。
我现在仍然过得很“苦”,积了一身病。经常这个问题缓解了一点,那个问题又严重了。越来越糟的时候,我心里也很难受。
但现在的“苦”,是一种我愿意付出的苦。因为我有一个清晰的目标,我要把孩子们带出大山,我要去实现它。有目标就有干劲儿,就不觉得那么苦了。
孩子们,你需要有一个人生大目标,去帮助你走过那些痛苦的、坚持不下去的时刻。但大目标就像一座高山,需要长久地攀登。你还需要找到一条上山的“路”,在每天的日常里完成一个个具体的小目标,一步步扎实地往上爬。爬着爬着,或许就走过了那一段黑暗的路,拨云见日。
给你们写下这封信,希望从我讲述的经历中让你们感受到一点点温暖,一点点力量。这是我今天正在完成的小目标。
我今天还有好多个小目标要完成,比如等会儿我就要去看看孩子们测验的情况。督促她们上好每一节课,抓好每一分,也是我现在每天的小目标。
你也许和我一样,正在完成每天的小目标。也许,正在寻找你的那个“大目标”。但只要你开始思考、开始行动,你就已经走上了一条必然不易,但也充满希望的路途了。
放弃和认命是一条没有尽头的“下坡路”。
请记住,在任何一个你没有察觉的时刻,包括现在,通过行动去改变命运的机会,一直都存在。
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如何找到内心的支点?张文宏说生活总是焦虑与希望并存,流水要争先,靠的是绵绵不绝。“在每一个看似普通的选择面前保持不放弃,我们终究也都能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一部分。”
张文宏给年轻人的一封信——
流水争先,靠的是绵绵不绝
年轻人:
看到你们的来信,觉得很温暖,仿佛看到年轻时代的自己。
今年一年过得特别快。转眼间抗疫已经两年,这两年里,中国疫情控制得很好,但全球仍然没有远离大流行的影响,正常的生活一再被打断。“不确定性”成为一个高频话题。
在这种大流行的时代,我们的日常生活似乎变得更微不足道。特别是年轻的朋友,本来对未来有无穷的憧憬与计划,但变化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挫败计划好的人生,使人怀疑按原有计划是否可以走到期望的目的地;面临新的人生选择,也会怀疑,到底应该坚持还是放弃。
有人把人群分为前浪与后浪。其实无论生在哪个年代,年轻人生活的主色调就是焦虑与希望并存。
年轻人无论你同意或者不同意,注定是要与时代共成长的。但生活的特点就是变迁与跳跃,充满突如其来的命运变换。这种变化与不确定性,有人喜欢,有人惧怕。每当我们走过一个年代回头看,会发现走过的路都是把不确定变成确定的过程。
从本科毕业算起,我已经行医28年了,从事感染病***的临床与研究也已经25年有余。28年,足以让一个年轻人变成老头。
今年岁末突然回想这么多年在这个城市生活打拼,貌似只是像平常那样看病、查房,过“日子”,但点点滴滴的细节,也好像构成了一种值得一过的生活。
回首自己年轻时代,我也一直挣扎在不安与焦虑中。
我大学毕业,那时候学历更重要,为了有更好的发展,放弃了分配的上海户口名额,转而去读硕士。
我硕士毕业,突然户口变得重要了,为了能在上海生活得更好,可以养家养孩子,又放弃了读博士的机会,再次去找当时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我此后的导师翁心华教授,希望分配进入感染科。
当时感染科不怎么“吃香”,整个学科进入发展低谷,很多人辞职去外企工作了,使我有机会争取到华山医院这样上海一流医院每年为数不多的临床岗位。
一个外地青年,落地陌生的城市,生存是第一位的,曾经的理想反而暂时被忘记。
那时候,几乎每一步都面临选择,从没有两全其美,也不知道什么选择是对的。
就在23年前,我还想过放弃。当时因为感染科的工资极低,几乎没法在上海生活,我曾经向翁心华教授辞职。老师说尊重我的想法,但让我再犹豫下。就是那么一犹豫,不忍放弃追求了多年做医生的愿望,让我又坚持了下来。
生活可能就是这样,看似平淡,但会一点点向前挪。
我在2001年去***大学微生物系进修,这个团队后来在2003年分离出了非典病毒(SARS冠状病毒),前些日子又率先分离出奥密克戎新冠变异株。非典后,为了让临床研究和科研能够更快地与国际对接,我花了一两年去国外学习工作。回来后还是继续做医生,每天在看门诊、查房、做研究的日常中度过,中间还曾下乡治疗贫困地区的耐多药结核患者。直到这次新冠暴发,我开始和团队每日对付新冠病毒。
现在回想,这些经历都帮助了我。转眼快30年,似乎什么都没变化,只有在今天这个历史性的时刻看起来,这种坚持被证明都是正确的。当时认为很普通的选择,最后突然都串起来,一个个不确定性组成了确定性的结果。
每代人有每代人的挑战与命运。我们这一代,曾经以为自己打拼最辛苦,现在看是赶上了快速发展的时代。现在的年轻人则不同,***处于历史最好的时期。对年轻人来说,时代给与的机会与挑战并存。
我们同时身处时代之中,我们都是普通人。即便出生贫寒,来自边远小城或农村,如果足够坚强,又有毅力,在时代潮水中都有机会做一个弄潮儿。
还有些小伙伴即使不怎么坚强,但也不脆弱,能经受打击默默成长,那大概率也可以达成自己的人生目标。
有些小伙伴可能觉得自己很普通,我想我们要有信心,一个好的时代,会让每个普通人享受自己的普通,让每个奋斗者享受自己奋斗得来的收获。
时代的潮水总能跨过一个又一个山头,个人命运也是如此。流水要争先,靠的是绵绵不绝;我们即便普通,但只要不下场,都会随着时代潮水不断向前。
在岁末看待明年和未来的很多年,我们可以相信,在每一个看似普通的选择面前保持不放弃,我们终究也都能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一部分。
来源:新华社
来源: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