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张德芬推荐的书(张德芬的书观点正确吗)

2022年04月05日 02:45:25 教育 20 投稿:用户投稿

作为父母的我们,在社会上疲于奔命去支撑自己的家庭。当生存思维充斥着内心,父母往往会忽略孩子的精神世界。如何为人父母,如何教育孩子,这是父母一生的课题。孩子的成长,是父母一生的修行。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只是凭借着自己的认知去教育孩子,而这些认知来源于上一代对我们的教育。假如上一代的教育本身就乏善可陈,那我们应该如何去教育自己的子女呢?

张德芬推荐的书

被讨厌的勇气(封面)

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所著的《被讨厌的勇气》是日本亚马逊2014年度销售冠军,并且连续300天雄踞销售榜首!国内众多大咖推荐此书,壹心理创始人黄伟强评价此书说:“这是一剂烈性药,它会刺痛你的意识的神经。不要抗拒它,一口一口地喝下去。在被你所讨厌的勇气当中,你会重新理解自己的生活方式”。此书以少年和哲人的对话形式展开,对于少年心中的困惑,哲人以阿德勒心理学为基础进行了解答。这些困惑是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的,其中关于父母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哲人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1.请告诉孩子: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生活中,我们经常拿自己的不足去和别人的长处作比较。

为什么他是高富帅?

为什么她是白富美?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学习成绩那么好?

为什么他的薪资待遇那么高?

诸如此类的想法,每个人心中都有些许的不平衡。当一切都是既定的事实时,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自己的人生呢?

张德芬推荐的书

张海迪

张海迪小时候因患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她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她在病床上用镜子反射来看书,最后张海迪以惊人的毅力学会了4国语言,并成功的翻译了16本海外著作。至今她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张海迪说:人就像一部机器,残疾人就像部分零件损坏一样,不能因此就把整部机器毁掉,那些能用的部分还是大有价值的。

阿德勒心理学有一个名词“外部因果律”,意思是我们把原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的事情解释成有重大的因果关系。比如:因为我个子矮,所以我打不好篮球。

当一味的纠结于自己的不足,会让自己陷入内心的牢笼。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现有的东西,努力去改变自己。

2.父母正确看待自卑感,才能正确引导孩子的内心

正如《被讨厌的勇气》中所说:每个人都有自卑感,这不是什么坏事。我们的自卑感并不来自于客观的事实,而是主观的认知。

健康的自卑感会让我们努力去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断突破自我。但是过度的自卑在心中滋生,自卑情结就此出现。

由于自卑情结的影响,我们用它作为借口而不去改变现状,躲在自己心理上的舒适区。而且当自己没有勇气去改变时,还会衍生出更糟糕的情结—优越情结。

优越情结有三种表现:

表现的好像很优秀。我们经常听到别人说:我认识某某领导,关系很好。这是在借助别人的权势和自己捆绑起来,进而抬高自己的地位,并且还陶醉于这种优越感中。

骄傲自大,时常谈论自己过去的辉煌,炫耀自己的优秀。这类人从内心极度渴望得到周围人的认可,为此而不惜代价。

夸耀不幸。借助自己的不幸让自己成为特殊的存在,以此作为武器来支配对方。

作为父母,首先要正确的认识自卑感,然后去识别孩子行为的背后是否存在自卑情结。当出现自卑情结时,父母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鼓励孩子,引导孩子的内心,帮助孩子增强自信心。

3.父母的赏罚式教育是否可取

《被讨厌的勇气》中说到:“我们表扬或者批评他人,只有“用糖还是用鞭子”的区别,其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纵,阿德勒心理学之所以强烈否定赏罚教育,就因为它是为了操纵孩子”。

张德芬推荐的书

图片来自网络

当父母对于孩子的正确行为进行奖励,孩子会形成一种认知:只要我这么做,就可以得到奖励。长期以往,孩子会为了奖励去迎合父母的需求,追求父母的认可。

孩子犯了错,父母的惩罚会让孩子压抑真实的想法,丧失说出自己想法的勇气,甚至产生叛逆或者退缩的心理。虽然惩罚可以暂时制止不良行为,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问题。

赏罚式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父母为了控制孩子而采取的一种不良行为。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说:“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

赏罚式教育是有条件的,而鼓励是无条件的,并且是发自内心。

父母应该学会甄别自己的话语是鼓励还是赞扬(赏罚式教育),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中列出了两者之间的区别:

我是在激励孩子自我评价,还是依赖于别人的评价?

我是在尊重孩子,还是在摆家长的架子?

我是看到了孩子的观点,还是只看到了自己的观点?

我会对朋友这么说话吗?

鼓励孩子是父母必学的一项技能,需要不断的实践才可以掌握。

4.父母与孩子需要课题分离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要学会去进行课题分离。所谓课题分离,就是知道哪些是自己的事情,哪些是别人的事情。

张德芬推荐的书

图片来自网络

父母要能分辨出哪些是自己的事情,哪些是孩子的事情。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矛盾,很多时候没有进行课题分离。父母对于孩子的课题进行强加干涉,让彼此之间的关系变得很紧张。当然这并不代表对孩子撒手不管。

干涉与援助有本质的区别。对于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强行介入就是干涉,长期的效果是孩子变成了没主意的人;如果孩子没有相应的能力做好某件事情,这就需要父母对孩子进行引导和帮助。

父母按照自己的经验和人生信条来设计孩子的人生跑道,总想把自己的人生模式刻在孩子的脑海中,这是很荒诞的事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节奏,掌控节拍的人不是父母,而是孩子自己。

最后,我把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中说的一句话送给大家:“每一个孩子就是一本经,是为母者终身奉读的经。这本经好不好读,就看做母亲的耐心、爱心、运气和造化了。“风筝”即使放手飞了,这本经还是常留母亲手中,还是会继续读下去,继续牵挂下去。盼我们做母亲的能相互鼓励,彼此保重,永不气馁”。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因此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5304928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
tags:

关于我们

主题百科知识栏目每天分享日常生活小知识,互联为资讯,IT科技百科,家常知识科普等,旨在让大家快乐生活,开心学习,主题百科为您分享!

最火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


Copyright 帝国主题之家 版权所有 TXT地图 | XML地图 | HTML地图 深圳市南山区海象营销策划工作室 备案号:粤ICP备20201394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