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生万物中的理是什么意思(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
一、阅读导学
(一)基本内涵
1. 意识是世界本原,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物质依赖意识。
2.两种表现
(1) 客观唯心主义
①基本内涵:世界本原是某种先于自然界并独立于人而存在的客观精神,物质世界只是客观精神的表现。这种客观精神叫什么,看法不同。
②典型观点:柏拉图:感觉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黑格尔:世界的发展本质上是绝对精神的运动。朱熹: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迷信、宗教、神话、宿命论等。
③观点评价:把人的精神客观化、神秘化、绝对化,最终通向宗教神学。实质是用哲学语言表达出来的宗教神学。
(1)主观唯心主义
①基本内涵:世界本原是人的主观精神。
②典型观点:孟子:“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马赫:“物是观念的复合”。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康德:“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叔本华:世界是人的意志的产物。陆九渊:“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禅宗慧能:“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③观点评价:把主观精神与物质肉体相分离,导致“唯我论”。
二、解决问题
1.《尚书·洪苑》认为,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原。这一观点属于(A)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2.王夫之明确提出,宇宙是由元气所构成的物质实体,认为“气者,理之依也”,“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下列观点与王夫之观点一致的是(C)
A.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B.吾心即是宇宙
C.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 D.存在即被感知
3.对于天体的演变,张衡认为:“元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与先。”下列观点中与张衡观点蕴含的哲理相致的是(C)
A.“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慧能
B.“未有这事,先有这理”——朱熹
C.“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D.“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经验”——杜威
4.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下列观点依次符合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的发展顺序的是(D)
①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②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③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④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A.③→④→② B.④→②→① C.②→③→① D.②→④→①
5.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能正确体现“两个对子”的是(A)
①气者理之依也——天地合而万物生
②形存则神存——存在就是被感知
③擒贼先擒王——牵一发而动全身
④沧海变桑田——天不变道亦不变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6.17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伽森狄认为“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这一观点(C)
①把具体的物质形态看作世界的本原
②把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③把原子作为世界的本原,无法用来解释社会历史现象
④继承了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基本方向,肯定了物质的客观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7.在哲学发展史上,有过无数的哲学家和哲学流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①《尚书·洪范》认为水火金木土是世界的本原,已经触及到世界观问题
②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有机械性的缺点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革命性变革的关键是提出了科学的物质观
④朱熹和陆九渊的“理学”与“心学”之争本质上是哲学的两大派别之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以下观点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是(A)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②人是机器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④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A.②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9.下列观点中体现唯物论思想的有(D)
①“心外无物”
②“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③“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⑤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⑥气者,理之依也
⑦我的灵明是天地鬼神的主宰
⑧上帝创造一切
A.①②⑦ B.②③④⑤ C.①④⑥ D.②④⑤⑥
10.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下列蕴含的哲理与之不同的是(D)
A.我思故我在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吾心即是宇宙 D.气者,理之依也
11.古代哲学家用诗词标榜自己所从属的哲学阵营,当代歌手的有些歌词中也道含着哲学思想。以下歌词中与孟子的“心之官则思”的观点具有不同的哲学倾向的是(A)
①世界之大,为何我们相遇,难道是缘分,难道是天意(《我的歌声里》)
②你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我的梦里,我的心里,我的歌声里(《我的歌声里》)
③我们还能不能再见面,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求佛》)
④闭上眼睛就是天黑(《天黑》)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2.“因你看见,所以存在”是新版微信开屏画面的清新话语,出自王阳明心学“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下列观点与王阳明观点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A)
①吾心便是宇宙(陆九渊)
②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费希特)
③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张载)
④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王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门格尔、希克斯等人认为物理、化学等客观状态不一样的东西给人带来的感觉可以是一样的。进而言之,人的主观感觉可以脱离物理、化学状态而独立存在,并成为决定人们行为的源泉。以下选项中与门格尔、希克斯等人的这一观点一致的是(C)
①“物是观念的集合”“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吾心即是宇宙”
②“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有理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
③“天没有我的灵明,谁来仰他高;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辩他吉凶灾祥”
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4.下列选项中,体现围绕哲学基本问题而产生的哲学基本派别对立的是(B)
①“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须系铃人”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与“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从白山黑水到南海之滨,从东部沿海到西北内陆,每个地区的具体情况不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这决定了我国各地在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时必须深入调查研究,探索出符合本地实际的具体方案和措施。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与下列古代思想家的主张相一致的是(D)
①孔子主张“知命”,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②庄子主张“安命”,认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③墨子主张“非命”,认为命不是先天定下的,而是可以通过人的努力加以改变的
④王夫之主张“造命”,认为人能够认识和追寻事物的必然性,可以改变命运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6.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我注意过,即便是那些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由此可见(D)
①声称者的“言”体现了其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②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脱节的
③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是没有意义的,在实践上是有危害的
④声称者的“行”体现了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17.有人称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为半截子唯物主义,主要是说其(C)
A.没有实现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D.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上不承认二者的同一性
18.能够体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区别的是(C)
①“天地之变,阴阳之化”(荀子)和“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康德)②“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和“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③“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和“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朱嘉)④“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德谟克利特)和“我思故我在”(笛卡尔)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9.下列表述,不能体现对哲学基本问题回答的是(D)
A.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B.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C.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D.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20.列宁称唯心主义 “一朵不结果的花”,因为(C)
①唯心主义包含某些合理思想②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作用③以唯心主义为指导也能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④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21.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与上述“两个对子”相对应的是(D)
①指鹿为马乐极生悲②形谢神灭 理生万物③盲人摸象 削足适履④沧海桑田 断章取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2.“如果是鸟,就不要迷恋海洋。”这是(A)
A.唯物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D.客观唯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