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农商行(广州农商行招聘)
金融界12月10日消息 近期,继H股配售完成后,广州农商行又与4家国企订立了内资股认购协议,两次募集资金共118.42亿港元。
该行两次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根据三季报,广州农商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已连续四年下滑降至8.04%,逼近7.5%的监管红线。与此同时,该行的资本充足率也由2018年的14.31%降至11.77%。
除资本面临补充压力外,广州农商行的盈利能力也面临下滑趋势。继2020年营收净利双下滑外,该行的净利润于今年9月同比下滑38.10%。值得注意的是,该行净利润之所以下滑是因为第三季度净利润亏损10.23亿元,环比下降174.29%。
“补血”步伐加快
12月8日,广州农商行发布公告称,该行与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地铁”)、广州城更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城更集团”)、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工控”)、广州商贸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商控”)订立内资股认购协议。据悉,此次共发行13.38亿内资股,认购价为每股内资股人民币5.89元,现金代价合共为人民币78.81亿元(相当于96.52亿港元)。
公告显示,广州地铁、城更集团、广州工控、广州商控分别认购7.23亿股、3.29亿股、2.04亿股、0.82亿股。发行完成后,上述公司持有广州农商行的比例分别为6.31%、5.82%、4.97%、2.39%。值得注意的是,这四家公司皆为国企,其背后实际控制人均是广州人民***。
根据中报,截至今年6月末,广州农商行的第一大股东为广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金控”),持股比例为3.73%。此次发行完成后,广州地铁将取代广州金控,一跃成为广州农商行的第一大股东。
关于发行内资股的原因,广州农商行在公告中表示:“本次发行内资股主要为补充本行核心一级资本并持续满足监管要求,切实增强抵御风险能力、提振市场信心、优化股权结构。”
广州农商行的资本充足率究竟如何?截至2021年9月末,该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1.77%、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63%、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04%,逼近7.5%的监管红线。值得注意的是,该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已连续三年下滑。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该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28%、14.23%、12.56%;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50%、9.96%、9.20%。
随着资本充足率的持续下滑,广州农商行补充资本的步伐也逐渐加快。4月6日,该行发布公告称,董事会通过发行内资股的议案,决定募集资金补充核心一级资本。7月30日,广东银保监局批复议案,同意其定向发行内资股及非公开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方案。11月5日,该行非公开发行内资股的申请获中国证监会核准。4天后,广州农商行便发布定价区间,表示本次非公开发行内资股的发行定价区间为人民币5.48元至人民币6.69元。
11月17日,广州农商行非公开发行H股的申请获中国证监会核准,一周后,该行发布的公告显示,根据配售协议所载条款及条件,按每股7.18港元配售股份,合共发行不超过3.05亿股新H股。12月1日,完成配售后,该行的注册资本增加至101.13亿元,普通股股份总额增加至101.13亿股,其中,内资股有79.88亿股、H股有21.25亿股。据悉,此次配售所得款项总额约为21.90亿港元。
一配售完H股,广州农商行便于12月8日马不停蹄地与四家国企订立内资股认购协议,可见其核心一级资本亟待补充。
其实,早在2019年,该行就准备谋求A股上市募集资金。根据广州农商行首次在证监会网站披露招股说明书,拟发行不超过15.97亿股股票,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4%。8个月后,证监会给出了反馈意见,要求广州农商行就规范性问题、信息披露问题、财务会计资料的相关问题予以说明,具体包括:波动较大的逾期贷款、较低的净利差和净利息收益率和多次收到监管部门的监管意见和行政处罚决定等。
2019年12月9日,广州农商行再次报送招股说明书。直至2020年4月,证监会对广州农商行出具警示函监管措施决定称,经查,发现该行在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过程中,存在部分金融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不充分、个别违约债券会计核算前后不一致等问题,决定对该行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上会前一天,该行向证监会申请撤回申报材料,上市之路中断。值得注意的是,在该行冲刺A股IPO期间,该行的原董事长王继康、原行长助理吴海峰及原副行长彭志军皆因涉嫌犯受贿罪而被调查。广州农商行的漫漫回A之路何时再重启?
第三季度亏损超10亿
天眼查显示,广州农商行成立于2009年12月份,其前身为广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为广州市第一家农村信用合作社。2017年6月,广州农商行在***联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成为广州第一家上市的银行机构,也是广东第一家上市的地方性银行机构。
根据三季报,截至2021年9月末,广州农商行的资产总额为9817.06亿元,负债总额为***40.98亿元,距离万亿规模仅一步之遥。同期,该行的净利润为26.37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6.23亿元,降幅达38.10%。
为何广州农商行的净利润下滑如此之多?根据中报,该行的营业收入为117.96亿元,同比增加0.02%;净利润为36.60亿元,同比增加10.17%。到了第三季度,该行的净利润没有越积越多,反而下滑了近4成。数据显示,广州农商行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的净利润分别为22.83亿元、13.77亿元、-10.23亿元,降幅分别为39.68%、174.29%。
这并非广州农商行的首次下滑,早在2020年便露出端倪。年报显示,2020年,该行的营业收入为210.70亿元,同比下降10.26%;净利润为52.77亿元,同比下降33.66%。根据利润表,该行2020年盈利能力下滑或与资产减值损失的增加有关。数据显示,2020年,该行的资产减值损失较2019年增加11.39%至78.93亿元。
对此,业内专家表示:“资产减值损失会直接从银行的利润中扣除,因此,计提资产减值损失意味银行的利润减少,而资产减值增加表明银行的不良资产增加。”
诚如专家所言,近年来,广东农商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呈双升趋势。根据中诚信披露的数据,2018年至2020年,该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48.05亿元、83.20亿元、103.10亿元;同期,不良率分别为1.24%、1.73%、1.81%。直至今年上半年,该行的资产质量稍有改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末,该行的不良贷款率下降0.04个百分点至1.77%。然而,其不良贷款余额仍继续增加至113.0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亿元,三年半增幅达135.19%。
除不良贷款增加外,该行的逾期贷款也在迅猛增加。根据中报,截至2021年6月末,该行的逾期贷款为193.60亿元,较2020年末增加68.18亿元,增幅为54.36%。
此外,广东农商行还频繁“暴雷”。2017年6月,该行曾通过国通信托向华翔投资贷款25亿元,新潮能源为该笔贷款提供担保,并签订《差额补足协议》,承诺在广州农商银行未能足额收到信托合同约定的投资本金或收益时,向广州农商银行承担差额补足义务。与新潮能源一同为这笔贷款提供担保的还有ST中捷及*ST德奥。然而,在签订协议时广州农商行没有核查《差额补足协议》是否己经取得了上市公司董事会及股东大会的同意,因此,在华翔投资未能按期偿还债务时,广东农商行将其告上了法庭,却遭到了3家上市公司的共同否认,均表示未签署《差额补足协议》。
25亿信托违约问题还未解决,广州农商行又“踩雷”紫鑫药业。根据紫鑫药业发布的公告显示,该公司因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被广州农商行诉讼,涉案金额分别为2亿元、0.87亿元。然而,这对于债台高筑的紫鑫药业来说,广州农商行想要追回这两笔贷款显然遥遥无期。
补充资本还需“内外兼修”,盈利能力是最好的“造血”工具。接连下滑的净利润、持续攀升的不良贷款余额和逾期贷款、频频“踩雷”埋下的后患,这些都等待着广州农商行一一去解决。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