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涉山川(巴蛇山海经)
宁静的乡村让人向往
而当村子不但景色如画
还有着底蕴和灵气时
它就更吸引人了
贵州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的花茂村
新春时节 有些细雨
也更显得村子恬静
而在这里 你不但会寻到乡愁
还能找到更多有意思的东西
这种作品叫做纸浆画
它把细小的多种植物
巧妙地融入了古朴的纸张中
灵动而特别 这是花茂村的“特产”
也是饱含返乡创业青年张胜迪心血的原创产品
花茂村村民张胜迪告诉记者
这样的文创产品 她设计了很多类别
而这一切 都要从“一张纸”说起
张胜迪是一名酿酒师
早些年 她在外从事酿酒相关产业
已经有了自己的品牌
但一种对家乡的情怀
让她几年前回到花茂
研究村里的古法造纸手艺
开始了一段新的创作之旅
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村民 张胜迪:花茂的古法造纸我外婆就做过,我很想把它传承下去。但是这种产业是来得比较慢的,我觉得一张纸撑不起来,我就想办法在纸的基础上,创造更多的产品。用我们传统的造纸的方法先抄一张纸起来,在上面构图。完了之后,我们还要在上面再覆盖一层纸浆,把那些植物保护起来。
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村民 张胜迪:棕色这部分是树皮,绿色的这部分是树叶,冬天河边没有花了,不然还可以把花瓣一起填进去,可以做得再丰富一点。
花茂村的风物人文
被张胜迪一点点“印”在了纸上
白腊河如何流经村庄、哪儿是远山
漂亮的新农村是什么模样
都可以在她的画中找到
这些略显粗糙却饱含乡愁和温暖的
手工作品备受好评
一张张薄薄的纸浆画
因为有了温暖传承的厚度
逐渐成为带有村庄独特印记的礼物
也有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这项产业中
学习手艺 增加收入
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村民 张胜迪:花茂一年有几十万,有时候有一百多万游客,他们会买很多我们的产品带回去,非常喜欢,然后还有一些人会复购。人们说这些作品,能感觉这个村子有灵魂。
花茂村的“能人巧匠”还有不少
在这里 有着做陶艺的传统
而村民们用一颗匠心 一双巧手
把这门手艺变成了能增收致富的好途径
村民母先才做陶器已经40年了
他现场教记者做了一个陶罐
构思巧妙 技艺娴熟
而陶罐所用的细腻白泥
都是在村里就地取材
母先才他告诉记者
他家现在还是陶艺体验地
很多人都会来体验制陶
虽然近期天冷 游客较少
但母先才并不担心 因为前不久
他才接了上百个陶罐的订单
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村民母先才:我们最近几年的变化特别大,就是花茂的环境好了,来我们旅游的游客特别多,产品也好卖了。原来我们自己做的陶罐要拉出去,拉到周边去卖,现在直接在家里就能卖,还能卖到很远的地方。
过去做陶罐
母先才一家一年收入三万多元而
花茂村发展旅游后
他一年的收入直接翻了十倍有余
光是做花茂村的特色烹饪器皿“盬子”
他一次接的订单就有几百个
母先才说 他会把这门手艺不断改进
让它在花茂村传承得更好
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村民母先才:2015年6月16号,总***来我们家,嘱托我要保护好这里的绿水青山,所以我没有用土窑烧了,改为电窑,非常环保,而且还更效率。我今后的打算,是把这种制陶手艺好好传承下去,还要把我们周边会这种手艺的年轻人召集起来,我们一起共同致富。
从脱贫致富
到讲好花茂村的时光和故事
挥不去的乡愁 让人们眷念这里
不停地为村庄发展添砖加瓦
让它变得更加美丽
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村民张胜迪:现在大家腰包鼓了,也开始有了对精神的需求。花茂村保留着村庄原始的肌理,又不断注入着新的活力。在花茂的这些年,我有很多感触,对这里也有很多情感,所以我经常写一些文字,比如写花茂的古法造纸:带你重温千年一梦,走过村庄,走过田野,跋涉山川与河流,他把最好的春天留给了你。
在旅游产业“花繁叶茂”的花茂北面
同在枫香镇的红色美丽村庄
——苟坝村
也展现着勃勃生机
虽然时值初春 春寒料峭
但景色优美的苟坝会议会址
依然有不少游客在参观游览
游客:来这里详细了解了当年苟坝会议的这段历史,感觉很震撼,很激励自己。而且这里风景也很好,很适宜游览,下次会带家人朋友一起来。
游客:我们是遵义的,好几个朋友约着来的,参观了会址,而且整个村子也修得很漂亮,玩起来很方便,会常来。
苟坝村党支部副***邹伙告诉记者
去年 苟坝村被中组部
确定为红色美丽村庄之一后
全村的基础设施
包括道路、水电管网、网络等日益完善
苟坝村有红色旅游
还有成熟的杜仲产业
他们将不断发展相关优势
苟坝村党支部副*** 邹伙:村里现在发展杜仲矮化密植项目1000余亩,这个项目在实施之后,计划让每一户村里的群众都成为真正的股民,以此逐步地增收。下一步,我们将让更多群众参与到红色旅游和产业发展,以及美丽环境的建设中,我们的目标是让产业更旺,环境更好,群众更富。
记者:罗欣
(百姓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