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旋(油旋是哪里的)
文 \ 张继平
小小油旋六十层,
色泽金黄技艺精。
一股葱香扑鼻来,
外酥里嫩热腾腾。
形似螺旋更诱人,
慢慢咂摸味无穷。
油旋是济南传统著名小吃,起源于明清时代,即古书所载“千层油旋烙饼”。
传说,济南油旋,是齐河县徐氏三兄弟去南京闯荡时学习南方制饼技艺而来。其饼在南方的口味里是甜的,徐氏兄弟到济南县东巷南头开店后,依据北方人的口味特点改为咸香口,并加入了章丘大葱制作的葱油等作料,时人称之为“徐家油旋”。
据考证,油旋确实是在苏州蓑衣饼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成。据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食宪鸿秘》(朱彝尊)记载:“晋府千层油旋烙饼,此即虎丘蓑衣饼也。”谈及千层油旋的做法,书中记道:“白面一斤,白糖二两。水化开,入真香油四两。和面作剂,擀开,再入油成剂,再擀。如此七次。火上烙之,甚美。”清顾仲所撰《养小录》一书也记道:“晋府千层油旋。其法:和面作剂擀开,入油,成剂再擀开,再入油,再擀开,如此七次,火上烙之,甚美。”这两段记载表明,我国北方的油旋源自苏州的蓑衣饼。
苏州虎丘面点蓑衣饼在明代就颇负盛名,明汤传楹的《虎丘往还记》记有:“予与尤子啖蓑饼二枚,啜清茗数瓯,酣适之味,有过于酒。”就着虎丘清茶吃蓑衣饼,其味竟胜过了喝酒。清初的诗人施闰章,在游玩虎丘之后,也写诗叹道:“虎丘茶试蓑衣饼”。清末徐珂在《清稗类钞》中饮食篇中也记有“蓑衣饼以脂油和面,一饼数层,惟虎丘制之。”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中,还详细记有蓑衣饼制作技法:“干面用冷水调,不可多揉,擀薄后卷拢,再擀薄了用猪油、白糖铺匀,再卷拢擀成薄饼,用猪油煎黄。如要咸的,用葱、椒盐亦可。”后来,虎丘蓑衣饼后来传遍了大江南北,传至济南后,人们直接呼名为“油旋”。
清末薛宝辰《素食说略》总结了清朝末期北方的十几种面点,其中就有“油旋”。书中介绍:“以生面或发面团作饼烙之,曰烙饼,曰烧饼,曰火饼。视锅大小为之,曰锅规。以生面擀薄涂油,摺叠环转为之,曰油旋。《随园》所谓蓑衣饼也。以酥面实馅作饼,曰馅儿火烧。以生面实馅作饼,曰馅儿饼。酥面不实馅,曰酥饼。酥面不加皮面,曰自来酥。以面糊入锅摇之便薄,曰煎饼。以小勺挹之,注入锅一勺一饼,曰淋饼。和以花片及菜,曰托面。置有馅生饼于锅,灌以水烙之,京师曰锅贴,陕西名曰水津包子。作极薄饼先烙而后蒸之,曰春饼。以发面作饼炸之,曰油饼。”“摺叠环转为之”,已于今日油旋做法完全一样。
道光年间济南城里的凤集楼是较早经营油旋的店家,光绪二十年(1895)开业的文升园饭庄,也曾以经营油旋而闻名济南。民国初年时,济南已有十几家专门经营油旋等地方小吃的店铺。已故著名曲艺理论家、作家陶钝先生(1901—1996年)曾撰文回忆在济南求学时(19岁,1920年左右)在济南文升园饭庄品尝油旋的情形,他写道:“后宰门街西头还有一条弯街,名为辘轳把子街,街上有一个小饭铺,名‘文升园’。
用这样一个吉利的名字迎接前清的穷举子,后来的穷学生。这饭馆有两样好食品:油旋和坛子肉。他们的油旋又香又酥,到口就碎了。店主人夸口说:‘先生,您可以试试,五个油旋放在桌子上罗起来,一拳猛击,如果有一个不碎,压扁了,您不用付钱,白吃。’可是我们用筷子敲一个碎一个,不用拳击,就信服了。他们的坛子肉真是用坛子炖的。头一天晚上把肉切成方块,装在坛子里,炖到滚开之后,封上火,只留一个小孔,把坛子封上口坐上(不要压灭火),第二天早上来看,肉还是方块,肉汤里油花也很少,用嘴唇就能把肉咬烂,一点肉味不放散,这肉味还不好吗?小店里的住客,谁不去品尝一次?我们这些来考学的学生,会被先来的同乡、同学约到文升园,花不到一块钱请客。”
济南油旋层层相连多达60多层,酥脆嫩软、咸香可口为其主要特点。其做法是,和面为团,取剂擀成极薄长片,抹上一层细盐、葱油泥,卷成卷儿,边卷边抻面片,使之更薄,层层卷起,卷好后放在鏊子上压成饼形,烙后放烤炉至黄色成熟,取出后从中心捅出一个凹窝,放入盘中,成螺旋相盘状,即成中空多层的油旋。趁热食用,表皮酥脆而内瓤嫩软,可谓精致小吃。
2009年,油旋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别说学堂)
壹点号山东金融文学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