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典(中文字典文件下载)
“谢谢孙伯伯,原来我查一个字需要好久,现在快很多了。”孙苏成的手机里一直保留着这条微信。最近,一本神奇的“新生代”《中文字典》出现在了大众眼前,孩子们在使用后惊喜地发现,用这本字典后只需10秒就能查到生字,最快时只要5秒钟。孙苏成一家花9年时间,跟女儿一起编写出了《中文字典》,将女儿当初的一句话变成了现实。
9年前,女儿孙宇鸽刚上小学三年级,正是识字读书的时候,每次去书店都照着书单买回家好几本书。但书买回来了,女儿读书的兴致却并不高。“注有拼音的都看完了,没注拼音的书里,好多字不认识就不想看。”女儿抱怨道。孙苏成想着:“不认字就查字典呗。”于是,他买了多部字典回家,让女儿自己查阅。但新的问题很快又出现了,孙宇鸽经常会碰到不知道偏旁、部首的情况,一查就要老半天,看书的思路常常被打断。“爸爸,你难道不能给我买一本好查的字典吗?”女儿的话语让孙苏成思考起来:“什么样的字典才能做到‘好查’?”
学计算机出身的孙苏成有一颗热爱发明的心,他想,既然市面上没有让女儿满意的字典,那为什么不自己编一本呢?孙苏成与女儿谈心后,掌握了她的要求:“就是和我写字一样,按照笔画顺序来查。”说干就干,孙苏成专门编了一个小程序,先把常用的3500字输入电脑。他又从五笔输入法中获取灵感,给横、竖、撇、捺(点)、折分别标上代码1、2、3、4、5,把每个汉字分别根据笔画顺序编成一串串代码,但是经过排列,结果不尽如人意,重复的代码有很多。
“大人的思路有定式,小孩的思维就天马行空得多。”正处在瓶颈期的孙苏成和女儿商量时,被她的一句话点醒了:“把一个汉字根据上下、左右、包围的结构,拆分成两半,编成前后两串码。”孙苏成试着将字拆分成两部分,分为“字首码”与“字余码”,各取前五个笔画的代码。孙苏成把女儿提出来的查字方法命名为“汉字两分笔画码”。父女俩齐心协力,经过对3500字的再次编码后发现,重码的字减少了,即便有重码的,在一页纸上也能排下,不用进行翻页。常规字典的页码也被这些字符串取代,这样,只需要给汉字编好代码,根据字符串翻页,一下子就能查到。为了区分字首与字余,第4个与第5个代码之间还用分隔号进行了区分,“第5个代码就是字首的最后一划,这样可以区分汉字的两个部分,以防重复。”如何区分汉字的两部分,孙苏成与孙宇鸽也有了数次争论。“就像‘衷’字,我们大人都觉得是分为‘衣’和‘中’,但她不愿意,就要按从上而下的笔画顺序来。”孙苏成说,女儿的思路一直都是“按小孩子的想法来”,而非成年人的书写习惯,他按女儿的想法进行了尝试,发现确实可行,“这也让我觉得,小孩子的智慧往往能超过大人。”
一本字典的出炉经历了漫长的9年,这9年中,一家三口分工明确。鬼马精灵的女儿孙宇鸽想办法、拿主意、指导和督促老爸老妈干活儿。父亲孙苏成担任主力,给汉字一一编码、排序、找资料,再编辑整理输电脑。而复印、扫描、拼接字典页面以及誊抄校对等杂事,则交给细心的母亲於惠来处理。要是遇到困难和争议,一家人就利用晚饭时间和节假日召开家庭会议,共同商量解决办法。从最初的3500字到10000多字,再到如今的20902个字,为了贴近小学生的实际需要,这一家三口参考了《新华字典》的容量和体例,编写了这本“新生代”《中文字典》,收录汉字的数量与《新华字典》大体相当。
发明创造对孙苏成来说并不是头一次。除了编字典,孙苏成之前还发明过创意单手键盘。这份对发明创造的热爱和坚持,也延续到了字典的编写中。几年间,孙苏成制作的样本就有30厘米厚,经过压缩后才形成了现在这本与普通书籍差不多大小的字典。如今,他一边申请发明专利,一边找来亲朋好友和邻居家的孩子进行新字典查字试验,家有识字娃的家长都表示,新字典确实很好用,至少在查字效率方面比其他字典更胜一筹。
“字要能认得,书才能看得下去。”孙苏成说,他们一家编这本字典的初衷便是为了方便孩子们识字。孙苏成认为,这本字典的编写路程才刚刚开始,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他们一家希望,字典能够在更大规模的小学生群体中进行试查试用,并能得到专家的建议和斧正。孙苏成表示:“如果有条件的话,希望能够正式出版,给识字期的孩子们一本不一样的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