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歌是什么意思(天鹅挽歌是什么意思)
我在读大学的时候,对自己的未来有着一个非常梦幻的设想,当时正在准备考研,想着考研之后可以考博,博士毕业留在大学教书,然后呢,看自己教过的学生里有哪个女学生适合自己,到时候可以追来娶过门儿来。我把我的想法说给好友听,她们也没说啥,只是笑得很灿烂,大概就是这种想法太有意思了吧。
如今,北大拒绝了我的博士生涯,我也乐得不再去走学术路线,有了自己的家庭,儿女双全,没啥事业,但总归还是有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有时候想起当年的所谓“梦想”,当然只是个笑话啦。后来才发现,这可能是很多男人的想法,只不过我当时的心思还很单纯,没像新闻里的那些文化流氓恶心罢了。我在上课的时候,也不忘了提醒我的学生,尤其是女生,一定要注意今后的各种可能的骚扰。
试问,难道真的没有那种纯洁的师生恋情吗?那就真的要想想这所谓的“纯洁”或者“恋情”究竟有多大的真实成分了。尤其是在大学里,教授跟女学生的恋爱,极为可能隐藏着非常多的权力寻租。这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其他***共同面临的问题。当我看到电影《挽歌》时,我发现这种老教授爱上年轻女学生的戏码,总是让人心动的,其间总能引起人们各种遐想和反思。
《挽歌》是根据美国作家飞利浦罗斯的《垂死的肉身》改编而来。相对于原著,电影做了一些改动,显得更加有温情了,但主要的故事线索其实还是一样的。
大卫·柯佩希是一名知名的文艺评论家,在一所大学教书。他是个非常守规矩的人,在学校里从来就不跟女学生有任何接触,何况他的办公室门外就贴着性骚扰的举报电话。但这并不代表他不会跟那些女学生有接触,他只是换了一种方法而已:既然不能在学校里,那就毕业嘛。他每届学生毕业时,都会举办一次舞会,邀请他所有的学生来家里,然后伺机跟他窥伺了四年之久的个别女孩子套近乎,最终引得她们跟他发生关系。
这么说来,这个教授似乎确实挺恶心的。但他就像《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的托马斯一样,是一个极富魅力的男人。或者,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大卫·柯佩希教授极有可能就是托马斯晚年的样子——如果托马斯不在自己的小说里被车撞死的话。他最终受不了婚姻的束缚,再次离婚,然后一辈子不断地寻花问柳,从不想在任何一段关系里维持任何长久的除了肉体之外的联系。
女主康苏拉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女孩子,她一出现,就引起了大卫的注意。而且自此以后,大卫就没忘记过她。电影的好处就在于,它会把很多自认为无用的时间都匆匆掠过。所以,前一秒钟还是康苏拉刚来上课的诱人模样,下一幕镜头,就是大卫在家里举办毕业舞会,邀请了他的学生,其中就包括康苏拉。
这是大卫·柯佩希教授第一次与康苏拉私下交流,但绝不是最后一次。他们谈了好多东西,卡夫卡的手迹啊戈雅的画啊,但他真正想要的,其实还是康苏拉的肉体,只是他不能直接表达出来。一定要在谈了那么多的文学,然后看了一幕戏剧,然后再为她弹了好久的钢琴之后,他们才最终真的发生了关系。
事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对事实的评论。这部电影有两种方式来评价他所作的所有事情,一个是大卫长长的个人独白,一个是他与还有乔治的对话。他在自己的独白里,交代了自己的所有内心的挣扎和斗争。为了将康苏拉引到床上,他做了一切高雅的尝试。为了维持这段关系,他们也不停地约会。但他并不能解决一个问题:两个人横跨三十年的鸿沟。
年龄永远是一道跨不过去的坎儿,它横亘在你面前,时时刻刻提醒你逝去的青春再也回不来。大卫面临的就是这样的一种煎熬:终有一天,总会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把康苏拉从他身边带走。每次想到这个问题,他只会变得更加孤独,也更加让他嫉妒,控制欲与日俱增。他疯狂地询问康苏拉到底跟几个男孩子有过关系,甚至还跟踪她,看她是不是真的去参加弟弟的舞会了。
康苏拉并不是一个只满足于跟柯佩希的秘密恋情,她所想要的还是与他真的有公开的关系和身份。所有人都知道康苏拉恋爱了,但男友究竟何方神圣,他人一无所知。而康苏拉希望让别人知道,甚至让自己的父母知道。大卫给出的解释其实还是很简单的:年龄。甚至,因为这一份注定不会有结果的恋情,大卫想过要尽快结束。但他喜欢康苏拉了,根本无法拒绝任何从康苏拉而来的诱惑。
但该爆发的还是会爆发的。康苏拉希望他能参加她的研究生毕业聚会。软硬兼施之后,大卫终于答应了康苏拉的请求,会参加她的毕业礼,并且正式与康苏拉的父母见面。大卫买好了花,车也开到了附近,但最终还是打了退堂鼓,故意说自己的车子抛锚了。康苏拉自然知道大卫的理由的荒唐,两个人的关系宣告破裂。
在没有康苏拉的日子里,大卫的生活并未有多少变化。最重要的的事情,一个是儿子的外遇,一个是好友乔治的去世。大卫跟儿子之间从未有过多少交流,儿子始终认为是父亲抛弃了他们母子。直到有一天,儿子自己结婚生子,有一天他有了外遇,并且告诉了妻子,然后不知何去何从,这才想起找父亲来聊聊天。他们之间的交流未必会给儿子和他的外遇有什么帮助,但因为这件事,父子之间多少年来第一次有了惺惺相惜之感。这可能也是进入人生暮年之后,作为孤独老年生活的一个非常必要的安慰了吧。
之所以这么说,还是因为乔治。乔治是个诗人,有自己的家庭,但他跟大卫一样,一直以来都艳遇不断,不同的是乔治没有离婚。乔治突然发病,很快就去世了。去世时,他的身边环绕着家人,妻子儿女不离不弃。这一幕,在我看来,深深刺激了大卫。那种同龄老人的去世的阴影始终围绕着大卫,让他的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他之所以不愿意跟康苏拉在一起,很重要的原因也是年龄上的差距,而这一次,年老去世的恐惧再一次涌上心头。
我就曾经见过类似的恐惧。那一年夏天,病入膏肓的父亲肆意地将他的愤怒挥洒向我们,让我们痛苦不堪。突然有一天,跟他同龄的邻居因病去世。父亲突然之间不再闹腾了,安静地可怕。他似乎看到了不久以后的自己,也会突然之间撒手人寰。我想,大卫在乔治去世的那一刻,也想到了自己,而且他不像乔治,至少还有一个家庭给他最后的归属感。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大卫跟儿子和好是必然的,与康苏拉重新和好更是必然的。只不过,一切都出乎意料。
康苏拉不允许大卫打电话给她,大卫也遵守约定从未联系过康苏拉。有天晚上,康苏拉电话留言说有事情要跟他说,大卫如获至宝一般把那段留言听了几乎一晚上,然后打电话给康苏拉,问她什么时候能见,而康苏拉一直就在大卫家门口。
相对于原著,电影在这里做了更温暖的处理,康苏拉剪短了头发,慢慢地告诉大卫,她患上了乳腺癌,不久之后就要切去乳房,并且希望在做手术之前,大卫能够给她拍几张照片留念,因为以后她的乳房要被彻底切除了。在原著里其实更残忍,康苏拉来时戴着帽子,因为长期的化疗她脱发十分严重。大卫给她拍照时,她都不肯把帽子摘下。
康苏拉没有告诉大卫具体的做手术的日期,但大卫通过做医生的儿子,还是在手术之后,很快找到了康苏拉。失去了乳房的康苏拉与进入古稀之年的大卫,终于没有任何障碍的在一起了。
电影一直都在渲染康苏拉诱人的身体,直到最后将她的身体彻底摧毁。从这个角度来看,电影在精神上是非常忠实于原著的。原著里也是对乳房有非常多的极尽夸张的描写,但最终作者用一个“乳腺癌”摧毁了乳房,摧毁了男人的梦,让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的年轻之梦彻底破碎。
电影的名字叫《挽歌》,所谓挽歌,哀悼的是什么呢?整部电影并没有涉及到主人公的去世,也没有令人惊心动魄的葬礼,乔治只是在大卫和康苏拉的故事里匆匆而过,并不会有太大的波澜。说到底,无所谓挽歌,它所哀悼的就是不再年轻的老年,没有希望的垂死的肉身。
对,《垂死的肉身》便是原著,而原著的英文则是the dying animal(垂死的动物)。一个老年人对于青春的最大向往,便是无限的情欲,借此他希望摆脱没有希望的迟暮之年。当然,他的计划一定会失败的。电影最后与大卫在一起的是一个没有了乳房的女人,这就意味着他们今后的岁月只有相互依赖与陪伴,再没有多少肉欲与挣扎。